2024/02/20 信息来源: 前线客户端
文字:王颜欣、王钰琳、黄昭华、郭雅颂| 编辑:山石 | 责编:安宁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参加师生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曾六次到北京大学考察,七次给北大师生校友回信或致贺信,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望,正奋力走在前行路上的北京大学,用自身内涵式、全方位的发展,奋力谱写时代新篇。
学科建一流
在北大,有两门特殊的课,师资分别汇集了北大各个院系专业的顶尖学者或学科领头人——“博雅理学讲堂”“博雅人文讲堂”。多位一流学者共同面向本科新生,深入浅出地引领其领略学科的魅力。2020年,北京大学正式开启10个A+学科“强基计划”,两门课程正是为其创新设计,院士、讲席教授等担任“强基计划”班主任和导师,加入“强基计划”的每名学生还会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
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北大4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是北大特有的宽厚基础。近年来,北大进一步坚持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支持“冷门绝学”,梵语及东方学研究在北大源源不息,阐释着绵延于丝绸之路上的古代文明;数学“黄金一代”不断在国际上令世人瞩目;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扬帆起航;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2018年,北大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并设“大钊班”本科班,以将理论基底夯实、拓宽。
目光投向未来,北京大学学科布局蓝图清晰可辨:基础与前沿,双轮驱动。
“新工科”成为北京大学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2021年10月,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举行,前沿领域各方学者来席,产学研多方专家汇聚。一种共识广泛地形成,突出时代之“新”、聚焦新工科生态文化、着眼未来产业人才需要。能源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学院、电子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相继成立。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北大主导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相继落地。
2020年9月,北京大学博雅学堂面向全校2020级理工科本科新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博雅理学讲堂”开课
协同、碰撞、交融,北大推动一系列新学科建设。“数字人文”研究突破原有的学术藩篱与组织边界,“让科学和艺术在山顶上会合”,方法为径、激活视角;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牵头促进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22年4月,北京大学国家安全学系成立……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等新型跨学科研究中心瞄准重大前沿问题,宽松的科研氛围赋予人才与知识充分的融合交流空间。强劲的北大医学力量更是与新工科联手,纳米材料辅助心血管疾病治疗、微型双光子成像显著增进了解大脑结构、口腔生物材料升级发展……
科研攻壁垒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动发掘原始创新、主动攻破关键壁垒、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北大的前行奋进之路,扎实又充实。
潜心研究近20年,北京大学彭练矛团队完全自主地发展了一整套碳管CMOS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逼近理论极限,先后实现世界上首个5纳米栅长的高性能碳管晶体管和首个千兆赫兹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团队的下一个目标着眼于对接产业化,完成90纳米碳基CMOS先导工艺开发。
颜学庆团队建成世界上首台1%能散激光质子加速器辐照装置,首次实现了从激光加速到激光加速器的跨越;高文团队8K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落地应用,为国家视频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拉动产业规模近千亿元……
精准医疗时代,高精尖技术服务人类健康。乔杰、谢晓亮、汤富酬团队系统研究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MARSALA,全面提高诊断的覆盖面和精准性,预防单基因遗传病,避免患儿出生;重症血液病令无数家庭困扰,让造血干细胞移植“培土生金”,北大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创建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单倍型移植体系,突破供者来源匮乏的世界难题,被国际称为“北京方案”;2021年6月,北京大学获授“国家原子能机构(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研发中心”,未来,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将为国民健康提供一束“生命雷达”。
科技惠民,药学院屠鹏飞、姜勇教授团队让“肉苁蓉”品种中生出一方百姓希望,带动15万余人脱贫致富,化濒危药材资源为可持续产业;鲁凤民团队实现了乙肝、结核病防诊治技术多项突破。
在125年的深厚底蕴上,北大力求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周原遗址以信史追踪三代文明,近年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聚焦探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2020年,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共同搭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探求语音乐律背后的文化认同,科技与文化相遇融合,2021年,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收书500余种,约2.3亿字的《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共计282册,已于2023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全部出版,意味着由北大牵头的《儒藏》工程这一重大学术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北大智库也正在不断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林毅夫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旗舰型智库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继承和发扬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传统,深入民族边疆地区调研,从学术视角树立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儒藏》
面向全球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担当,北大正在成为一扇窗口。牵头成立中俄数学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合作机构,加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连续主办的“北京论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下寻求共识与合作,全球传播频频打出亮眼牌……
家国记于胸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北京冬季奥运会申办成功时便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如何在筹办过程中具体体现?
北京大学工学院内,一位学者面对着实验装置,正思考着一个落地的问题,如何选择制冷剂能让奥运场馆制冰流程更环保、高效。2017年,张信荣教授受邀为冬奥会研制CO2跨临界制冷系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应用在1800平方米的冰场,而国家速滑馆预计建的,是近7倍大、12,000平方米的冰场。
“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张信荣没有犹豫,设计、实验、调整,团队历经数百个日夜循环。2022年冬奥会,中国平滑的“冰丝带”令世界瞩目,在百年冬奥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制冰能效提升30%,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成为“最快”的冰场。
未来,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将走向“共享”,走向各地的冰雪场、机械化工、家庭应用……集成示范效应将进一步扩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小河淌水传佳讯,未名湖光寄衷情。”2020年5月,一封饱蘸着滇境气息的信件飞向燕园。
信件上写着,大理弥渡县获得云南省批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多年来,北大与弥渡结成帮扶对子,依照当地特色,精准发挥北大帮扶力量,出智力、育产业、兴教育、计政策,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实践……中央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北大连年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北大还牵头建设高校教育帮扶联盟,在弥渡探索出的“1+8+N”帮扶工作新模式,也将发挥更大的效能。
北大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将自身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北大思政实践课
知识无界,融媒体赋能的时代,在抖音等短视频直播平台上,一触即达北大的课堂。“北京大学”官方账号提供了3000余门讲座课程直播,400余万位于全国各地的“旁听生”,10亿余次的知识传递。打开自身,让知识流向社会,北大致力于真正的知识普惠。
北京历史性地成为首座“双奥之城”,北大亦提供了“冰新一代”的身影——科技、医疗、志愿服务三道保障线,630名志愿者、57名赛时实习生、15名开幕式演出人员,8家在京医院的近100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3个集体荣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过程中,北大的身影从未缺席。风险未知的战“疫”初期,454名北大医护人员逆行援鄂一线;常态化防疫阵线上,围绕公共卫生防控方案、病理机制和疫苗进行研究,坚守医院岗位治病救人,支援社会防疫工作,北大人从未停歇脚步……2022年疫情反复,教职工坚守一线,师生踊跃担当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校园防控专家组提供科学精准方案,多个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成立。
当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在武汉抗疫前线提笔给总书记写信时,一份交给党和人民的答卷已了然于胸:不畏艰险、护佑健康。
逐梦接力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正在进行,600余名北大师生代表在现场参与,他们感怀着历史的必然,心中跳动着与民族国家同行的未来使命。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也身处其中,他说:“我为我们党过去的一百年间在中国取得的伟大社会成就而感到欢欣鼓舞,同时也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党员能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倍感自豪和欣慰。”
一名党员的“力所能及”,朴素话语的另一番形态便是扎扎实实在科研岗位上的日夜探索:瞿礼嘉课题组2017年、2019年、2022年连续在植物生物学领域获教科书级重大突破,发表于Science。同在纪念大会现场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教授亦是如此,海外归来、扎根燕园、沉潜科研,他称之为“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
近五年来,700多名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选择加入北大,学科领军人才引领方向、青年中坚拔节成长。集群聘任、资源共享、独立PI制……利于学术研究的人才机制落地保障。
“传承”,这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院士讲到教学科研时,最常提到的字眼,2018年,张远航团队入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唐孝炎院士首倡的“为人、为事、为学”耳濡目染地成为团队里教师们立身之根本。2018年,北京大学设立教学系列奖,奖励在教学一线、在教学中潜心投入精心钻研的教师,尊师重教的风气更得推崇。
在这处园子里,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为教育理念的元培学院也于2021年迎来了它的20周年。在元培学院学生学术委员会的实践下,青年学生们展现了他们能够碰撞出多少种多元与新鲜。
“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也设于元培学院。面向人工智能这一前沿关键领域,北大和清华联手打造“通班”培养模式。“通班的同学在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中,经过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链条训练,一定会成长为通识、通智、通用型人工智能通才,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科研战略需求。”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亦洲教授充满信心。
2017年开始的“图灵人才培养计划”已结出硕果,首届图灵班30位同学已经在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近30篇论文。“连接、自我认知、探索”, 2017级图灵班的龚晨同学用三个词总结自己在图灵班学习的感受。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北大红擦得愈发鲜亮。
2018年1月,首批十家之一——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成立;2019年10月1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再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引潮逐梦的接力棒在一代代北大人间承继;“五四精神”与青年文化在校园里生生不息,“红楼精神”在宣传阐读中重温、传递。
“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北京大学学生这样回应总书记的殷切希望——2021年,210支课程队伍、3377名大一本科生将足迹印在祖国各地,他们在山川大地上,追问着时代之思,开展着形式与课题丰富的暑期实践。青年的关键时期,《燕园情》里那一句“情系着城镇乡野”真正转化为脚下的行动。
一学分的创新,为思政育人打开了新局面,率先建设成“田间地头的北大思政实践课”,三年中,覆盖人数越来越广,233个思政实践课教育基地对接建设完成,355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任课教师,28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参与带队。
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同学们参加实践课
“大思政”生态激活青年力量,“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的理念融入方方面面,思政“金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这里有大师先生带来的问题视野,2000余人的思政大课堂上,经济学家林毅夫、国际关系专家王缉思、故宫“看门人”单霁翔联袂为学生打开看向时代社会之窗;这里也有学生对话思考的新媒体互动,“思政热点面对面”课程期期由学生发问、中青年学者回应讨论,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形式,却包含着回答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
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综合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让人才在燕园土壤上成才成长、在祖国大地间书写青春华章。
到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王亚平,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投身西北大地,“这是干实事的广阔天地”,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生宗立冬奔赴宁夏黄河边上,更站到了挥锹农建、环境整治的第一线。2019年,中宣部、人社部在全国评选十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他作为北京高校唯一毕业生代表入选。初心相传,北大前往31个省区市的选调生已逾2000人;“扶上马、送一程、关怀一辈子”,202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面向已走向岗位的选调生的终身学习“薪火计划”。
薪火班开班仪式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北京大学以自身践行,鲜活、具象地书写了它的含义。以高深学问解答时代之问,以经世致用彰显北大学府风范。扎根中国大地,全方位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北大已加快步伐。
本文汇编自《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谱写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年1月;《北京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年9月;《巍巍上庠 国运所系 永担使命 与时俱进——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北京大学新闻网,2022年10月
原文链接:前行路上,奋力谱写时代新篇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