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部
编辑:悠然 | 责编:安宁5月21日是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并在全国助残日之际,向全国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组织和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5月23日下午,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走进北京大学,为师生带来“弘扬正能量,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四川省残疾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敏,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代国宏、刘敏、杜宣梅、唐建,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高静参加活动。北京大学青年师生代表在现场聆听感人事迹。
报告会现场
“无腿蛙王”代国宏以“生死叩问”为题展开宣讲。谈及“何为生、为何生”,他回忆起15年前汶川地震时,在废墟下对兄弟作出的承诺——“帮他们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失去双腿的他努力克服迷茫,重新出发探寻人生的意义,他18岁学游泳,20岁取得全国冠军,24岁在全国残运会上破纪录再夺冠,6年间取得9金4银3铜。退役后,他积极接触“生命教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帮助更多人探寻生命的答案。他表示,真正需要站起来的不应该只是身体,内心也要强大起来。
代国宏讲述
“最美教师”杜宣梅带来了“用爱浇灌成长,坚守三尺讲台”的分享。即便一岁就因病失去手掌脚掌,杜宣梅依旧不向命运低头,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心怀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恩,奋发努力,自己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戴着义肢站上了三尺讲台,双臂抱着的铅笔变成了粉笔,书写出16年教书育人的美丽芳华。“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她连续9年资助一名孤儿上学;携手企业设立助学金,帮助更多孩子争取学习的机会。苦难没有打倒她,而是给了她“将生活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勇气。
杜宣梅讲述
“最美大学生”刘敏围绕“经历、思考、提升、蜕变”4个关键词进行讲述。在5·12大地震中失去右腿的她并没有“躺平”,而是选择勇敢面对伤痛、走出阴霾,“我可以躲在黑暗里,但我更想走在阳光下”。她奋发向上,不断提升自己,考上四川大学,到南京大学读研深造;她常怀感恩,不忘回馈社会,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工作,支持建设家乡。“挫折前置”给了她一颗强大的心,让她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刘敏讲述
学生代表为报告团献上鲜花。在场学生表示,报告团成员的讲述真切动情,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传递了奋进的能量,他们面对苦难的勇敢、坚强和乐观将激励鼓舞北大学生继续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活动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残疾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充分激发出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正信心百倍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此次报告会也纳入到北京大学第21期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第4期新生班长培训班培养计划中,为广大青年学子呈现了一堂光辉而深刻的思政课程,报告团成员的事迹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北大青年将珍惜青春年华、坚定奋斗意志、勇敢追求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