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茶座 | 张信荣教授:把脉社会需求,坚守研究初心

10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举办第107期教授茶座,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张信荣就“把脉社会需求,坚守研究初心”这一话题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现场

张信荣以人类文明与能源的关系切入,指出能源决定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促进能源技术的进步。热力学是有关能源的重要学科,张信荣以燃烧天然气供暖为例,指出当前热力学的发展远落后于人类文明的脚步,而热力学的进步是达成碳中和、导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重要动力。

张信荣分享

张信荣通过对自己研究的介绍,为同学们打开了热力学发展的新视野。他以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机械效应及其稳定性、微纳尺度临界热机械效应及传热优化等研究为基础,指出将传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张信荣大量列举二氧化碳热力学应用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冬奥会利用二氧化碳制冰造雪、煤矿矿井冷热一体化技术等,直观而深入地为同学们阐述了二氧化碳利用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张信荣结合个人科研经历,分享了他作为科研工作者的理想与坚守,也向同学们传达了师长关怀与学者情怀。他谈到二氧化碳利用研究初期的艰难情境时指出,尽管新生事物刚出现时往往面临挫折,但只要聚焦真问题,并通过科学论证付出努力,其成果就会水到渠成。

同学们认真听讲

提问环节中,有同学就促成二氧化碳利用弯道超车的因素提出问题。张信荣指出,最重要的因素是大环境造就,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带动能源技术向上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学也在不断进步。中国科学家的思考不亚于欧美科学家,甚至在一些领域走在前列,张信荣以此鼓励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敢想敢干、锐意创新。

同学提问

还有同学提到涉足科研之初常局限于小课题,如何能做到在研究之初就考虑到科研成果的社会需求。张信荣表示,除了有目标以外,还要在面对挫折时有底气坚持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要多学习、多思考,敢于探索自己的路径,敢为人先。张信荣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谈道,在二氧化碳利用研究初期,他也曾在投稿屡屡被拒的艰难时刻想过放弃,但出于对自身科研基础的底气、对聚焦的问题的信念,他选择坚守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才慢慢啃下这块“硬骨头”。

活动最后,张信荣为同学们写下寄语“多学习、勤思考,认准目标、不断努力”。参加此次茶座的同学们表示,张信荣结合自身经历与体悟对“把脉社会需求,坚守研究初心”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作为科研工作者,他在选定的方向上耐住寂寞与挫折,充满底气与信心地倾注心血;作为学者,他时刻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践行着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这鼓舞着同学们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张信荣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二氧化碳资源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不仅在促进碳中和、碳达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为能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产业更新换代注入了新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新时代北大青年要勇立潮头,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使命,深刻把握社会需求,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耐住寂寞,坚守初心,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第107期教授茶座·微语录

微语录·一

我们不认为二氧化碳是一种废品,而把它看作是一种资源。

微语录·二

科研选题要具备科学上的重大意义和潜在的实用价值,二氧化碳的研究及其利用正是这样的选题。

微语录·三

只要科学家聚焦真问题,持续努力,成果就会水到渠成;面对重大的科研任务,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去完成。

微语录·四

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

微语录·五

做科研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潜心致力于国家所需,充分发扬北大人为国担当的精神,为我国工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作出应有贡献。

微语录·六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起点。未来,大到食品、石油、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小到家庭里的空调、热水器,只要涉及到冷、热、电、动力的应用场景,二氧化碳都能在各行各业的能源替代上发挥作用。

微语录·七

人生不能停止学习,学习让人获得很多惊喜。要敢于创造自己的路径,敢为人先,不断挑战自我。

微语录·八

做科研就像掷飞镖,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管顺境、逆境,都要始终坚守。

微语录·九

未来,二氧化碳高效冷热供应技术还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生产生活的更多领域焕发光彩,带给我们无限惊喜。

微语录·十

我们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利用的“弯道超车”,但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守住这个领先优势,并持续领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