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30日上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化学学院1982级校友、奥德赛董事长兼总经理吴细兵,2000级校友、卡儿酷董事长雷云应邀出席,学院党委书记裴坚,党委副书记高珍,副院长王颖霞、甘良兵、吕明泉、彭海琳、陈继涛等党政领导及20余位学院教学、学工、教辅、后勤的教职工代表参加典礼,共同欢送200余位202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安琪主持。

典礼现场

毕业年级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为典礼拉开帷幕,随着画面的流转,同学们仿佛再次漫步于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重温那些熟悉的景致和生活片段;视频中的问答采访温情幽默,体现出同学们对校园浓浓的眷恋与不舍。四位毕业生代表胡奕杰、杨可心、李嘉颢、林畅在现场分别以“情怀与责任”“沟通与联系”“服务与奉献”“科研与生活”为题,分享了自己在北大化院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并共同朗诵《永远的校园》,生动勾勒出一幅幅青春成长与时代担当的画卷。

毕业生代表现场分享

吴细兵在研究生毕业典礼的致辞中,用丰富具体的案例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化学的理解,他认为化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世界、改善人类生活的力量,他鼓励学子们相信化学的力量,相信北大化学人的力量,在未来用化学的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雷云在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致辞中基于自身从学术殿堂走向职场创业的经历,鼓励大家勇于探索自己的兴趣与潜能,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他寄语同学们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友代表发言

毕业生代表、2024届本科生毕业生任可沅以风趣的语言回顾与同学们共同度过的四年时光。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反兴奋剂中心志愿者,她用所学专业服务国家赛事,这一经历帮助她进一步体悟北大化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号召同学们坚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带着与时代同行的自觉意识和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北大人的精神。

任可沅发言

毕业生代表、2024届研究生毕业生陈恒以“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独行快,众行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句话为核心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感悟,并祝福同学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朝着“卓越而超限,自由而全面”的方向,成长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陈恒发言

教师代表、2020级本科生年级主任王初回顾了自己陪伴同学们大学四年的成长时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的坚持与努力。他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学习热情、保持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感恩社会,成为思想的探索者、未来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勇敢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王初发言

教师代表刘志博向各位毕业生学子表达了真挚的祝贺,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抓住未来几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大家在未来更应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将北大的光荣传统内化于心,做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北大人。

刘志博发言

典礼特别设置了颁奖环节与感恩致谢环节。学院共有26名本科生和15名研究生荣获2024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其中8名本科生和5名研究生荣获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王颖霞、陈继涛、吕明泉、杨娟、刘允等领导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

优秀毕业生颁奖

“化学之星”是化学学院设立的,用以奖励在本科期间品行优良、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优秀毕业生,是学院设立的本科生最高学术奖项。王颖霞现场宣读2024年本科生“化学之星”获奖名单,取得本科毕业生“化学之星”荣誉称号的同学中,有2位获得毕业生学术奖。“未名学士”是北京大学为促进学生在基础学科学术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的荣誉奖项,化学学院有4位毕业生获得该荣誉称号。裴坚、彭海琳、邹鹏、李维红等领导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化学之星颁奖

毕业生学术奖颁奖

北京大学“未名学士”颁奖

在致谢环节,本科毕业生代表分别为2020级年级主任助理赵浩,本科教务戚莉,辅导员郭姣裕、王祥雨,以及班主任黄超然、梁轩、王雪丽、聂寒秋、袁昊赠礼和献花。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向导师代表邹德春、黄闻亮,行政后勤教职工代表王能东、高杨、徐一方、栾井雨献花,并向所有陪伴和支持同学们成长的师长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致谢

裴坚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表示祝贺,并给即将迈向人生新阶段的学子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勇于担当,能独当一面,真正做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探索自己,探索世界。二是要从容面对挫折,能宠辱不惊,在专业学习中不仅要练就熟练的操作技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更要练就面对失败与成功的态度,做到不气馁也不骄躁。三是要善良对待每一个人,能平等待人。“北大人”意味的不应当是光环,而应该是“兼济天下”的担当和作为。今年学院特别为每位毕业生赠送了刻有姓名的定制保温杯,寓意“一辈子”的陪伴,学院永远是北大化学人温暖的家。

裴坚致辞

王颖霞宣读2024年本科计划授予学位名单,甘良兵宣读2024年研究生计划授予学位名单。

宣读计划授予学位名单

典礼特别举行了一项充满化学学院特色的仪式——毕业生联络人的任命和时光胶囊仪式。高珍为2019级研究生、2020级本科生的年级联络人颁发聘书。时光胶囊里写着毕业生对未来十年的寄语,裴坚、吴细兵、雷云、高珍和两位联络人共同封存时光胶囊,期待未来再相聚时开启这份珍贵礼物。

毕业生联络人任命暨时光胶囊仪式

典礼最后,毕业生们齐齐唱响《燕园情》,这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归来仍是少年。愿广大毕业生赓续北大精神,不忘母校教诲,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胸怀迎接时代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师生合唱《燕园情》

典礼结束后,裴坚、王颖霞为本科毕业生逐一拨穗并拍照留念,裴坚、甘良兵和彭海琳为研究生毕业生逐一拨穗并拍照留念。流苏划过头顶,既宣告着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也代表了一个新篇章的开启。相机定格下此刻的回忆,为过往的欢笑与奋斗、泪水与汗水画上圆满的句号。骊歌唱响,拨穗礼成,愿毕业生此去迎风踏浪,直济沧海。

典礼现场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