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辛先生:生和德乐情万千,岱宗从此有荷香

2024年1月,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前往海南保亭拜访杨辛先生合影留念

星移斗转,岱宗巍巍;蓬莱风动,芙蓉灼灼。

两个月前,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实践团的同学们前往海南保亭拜访杨辛先生。泰山风骨、荷香气韵犹在眼前,矍铄精神、酣畅笔墨历历可见。那时与先生围坐一处,哲思箴言娓娓道来,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从“生和德乐”之道,到“真善美”之求,一帧帧一瞬瞬,总是蓬勃,总是昂扬。

“先生就像他写的‘春’字,有着饱满的生命力和意志力。如果这样美好的日子就像定格的时光,长久地续存下去,那该有多好!”

2024年3月7日晚,102岁高龄的杨辛先生,在悄然中和我们、和燕园、和熟悉的一切告别了。时移世易,可一切爱与美都会珍藏于心,被大家虔诚纪念。

2023年7月的一个平常的白天,在三亚家中,这位已经期颐有一的老人,正在桌前展开几乎能铺满整桌的红纸,将生命沉淀化作浓墨奔涌于笔端,用苍劲有力、行云流水的笔法,将自己对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和炽热情感凝结其中。一笔一划,起承转合,不觉间已是日上三竿,先生竟毫无倦意。他全身心投入,反复推敲字形布局,力求尽善尽美。起落之间,笔断意连,仿若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同根同源。

搦笔挥毫,先生终于挑选出其中最满意的一幅,第一时间寄送回学校,工作人员随即投入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使命任务中。凌晨3点,装裱店灯光亮起,屋内只有画纸装裱摩擦的沙沙声和空调发出的轻微嗡鸣。随着工作人员的双手熟练而稳健地穿梭于画纸和卷轴间,一卷黄幅红底的“两岸一家亲”在宽大的桌面上徐徐展开。

当天际泛白,这幅装裱精致、墨香四溢的作品已经静静躺在行李箱中,随着郝平教授一行登上了受马英九基金会邀请前往台湾的参访航班。穿破层层雾霭,第一缕霞光照进舷窗,象征着这份寄托希望的作品将随朝阳一同照亮海峡两岸。

2023年7月15日晚,在郝平教授的带领下,访台团学生团长丁宁和大陆学生代表向马英九先生致赠了这幅“两岸一家亲”书法作品。“将这幅珍贵的作品赠予马先生时,在场所有大陆师生和台湾同胞都被杨先生精益求精的风骨所感染,两岸之间加强交流的情感企盼也不断升腾。”

2023年7月15日晚,马英九、郝平与代表团师生一起与杨辛先生题写的“两岸一家亲”书法作品留念

杨辛先生的书法作品如同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灵的琴弦,唤起了我们对他无尽的追思。每一次挥毫,他都在用心书写着对北大深厚情谊和对学子们的殷殷期待。

那些流淌在纸上的墨汁,不仅是凝固的文字,更是先生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先生独爱的“荷”字。而荷花,仿佛是对他一生的绝佳注解——起笔时润如嫩荷滴雨,收笔时枯若残荷垂梗,几重顿挫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风翩然纸上。

2010年12月,杨辛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伴人生——杨辛书法展”,并将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全部捐献给北京大学;2013年以来,他将珍藏的148件荷花艺术藏品捐赠给北京大学,建成了“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从2018年起,又陆续将近百件藏品、130余幅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书法作品捐赠给北大附小,并在那里设立了“杨辛美育馆”。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先生不仅将自己的心血和珍藏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更鼓励学生切实践行荷花的品格,获得“一生中最高的精神上的审美享受”。他慷慨捐献100万元,在北大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项,获奖同学自发组成荷风学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将对美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传递给后人,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荷花之外,先生更对泰山精神推崇备至。20世纪80年代退休后,他攀登泰山共计40余次,泰山的巍峨雄浑、奇伟壮丽,赋予他踏实稳重、不可动摇的力量感,因而每次登临都使生命之歌更加激越昂扬。

荷花,谓之君子品格;泰山,谓之丈夫气概。岱宗之坚毅与荷花之尚洁相辅相成,成就了刚柔并济的超凡境界。

2024年1月19日,杨辛先生向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师生展示并讲解百岁后书写四米大幅书法作品《泰山颂》

海南的阳光是和煦的,一如荷风学社的同学们见到的先生。

见到后学们来探望,先生颇为开心,嘴角噙着笑意,向同学们展示他百岁后所书的《泰山颂》,分享他“登泰山而悟道”的收获。先生的讲述不疾不徐,如同初春时节的微风,拂去内心杂芜,发人深省。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泰山颂》中这寥寥8字勾勒岱宗胜景。读来,先生之风,仿佛蔚然其中,如松石般坚贞有节,如清泉般浸润人心,刚柔并济,充满力量。

先生对后学饱含关切。到访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实践经历,他对大家的分享一一点评,表达寄语,最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长达3个小时的交流中,“请你多多指导”“我很受教”“感谢你们到来”之类的话常从先生嘴里说出。先生谦逊若此。

寒冬时节与杨辛先生的畅谈,如沐春风,回味无穷。

2017年5月,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前往海南保亭拜访杨辛先生,先生向学生赠送墨宝“春”字,表达感谢之意

2017年5月,杨辛先生带领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参访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进村合影留念

杨辛先生笔下,可见五岳之首的泰山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展露豪迈雄壮、威武凛然的巍峨,和居高不傲、容纳万物的气量。而他本人,用平静低调的一生行动,践行着这满腔的爱国热情。

杨辛先生也如他喜爱的莲花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诚坦荡,他纯洁无暇,给周围的一切带来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远矣,可先生之于燕园,有无数含苞待放。我们缅怀先生,更想珍存先生在燕园留下的每一个学术足迹,传承先生毕生所诠释的的人格辉光,以泰山精神为骨,以菡萏品格为心,让荷风的清香超越时空,播散万里,延递千年。

2024年1月19日,北京大学荷风学社前往海南保亭拜访杨辛先生,先生向学生赠送“福”字,借此表达对同学们的到来的感激之情及新年祝福

杨辛荷花品德奖获奖学生代表志敬哀思:

近日北京下过雨,又起了风,但阳光暖暖的。手机里发来一条消息,不经意的一瞥,却是杨辛先生离世的噩耗!

今年1月份才刚去先生家拜访。那时先生精神很好,写字手不抖,讲话声音也洪亮。那日也是这样好的阳光,我们围坐一周,听先生讲“生”“和”“德”“乐”的人生感悟,讲“真善美”的追求,看先生精神矍铄的样子,就像他写的“春”字,有着饱满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这样美好的日子就像定格的时光,有长久安静的力量。所以更加惊愕,先生的离去是那么突然!

杨辛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美、成为美、成就美的一生。提到先生,必然想到泰山与荷花,而世人再见泰山与荷花,想必也会念及先生。作为受先生指导帮助的青年学生,更明白先生在学术上的美学成就,与他的处世之道、待人之法一脉,与他看待自然、社会与历史的淡泊之心相合。

人是如此渺小,人又可以如此博大。至今不愿相信杨辛先生已经离去,先生如高山,如大道,是学生敬仰和追寻的终身之师。除了悲恸,学生似乎不能为老师做更多,但先生的恩情学生此生不会忘却,先生的品行也将熠熠生光,长明不息。

——李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2018—2019和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杨辛荷花品德奖获奖者

杨辛先生千古!

一早在课堂上看到群里发出的杨辛先生辞世的噩耗,深感悲痛,一时怔怔,难以置信竟是时隔两月,印象中精神矍铄的杨老先生便离我们而去。恍惚之余,又深感幸运,在寒假时得以面对面聆听先生最后的教诲。

我是在最近一次的奖学金评选中获得了2022—2023学年的杨辛荷花品德奖学金。那时我尚不知这项奖学金背后的意涵。获奖后不久,我第一次来到万柳的杨辛荷花藏品展馆,在那里,我第一次结识赵老师与周老师,第一次知晓杨辛先生仰慕荷花不染泥沼的高洁而首次设立以“品德”为名的奖学金,第一次在杨先生豪迈俊秀的笔锋下领悟泰山的巍峨......先生笔下的“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向世界先进水平”“赏荷花而好洁,重友谊而贵诚”给了当时的我很大的震撼,现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当时记录的照片依旧存留在手机中,更觉有如隔世。我于是觉得这份奖学金的分量与众不同,在所谓的高绩点和奖金之外,总觉得被托付着一份责任,教人更不敢懈怠傲慢,更仰望先生的博识与谦卑。

荷风学社召集寒假社会实践时,我不假思索地报名,现在想来是何其有幸。临行前早已听赵老师说,杨先生一百零二岁却记忆惊人,笔耕不辍,时刻期待着与更年轻的同学交流。起初颇有疑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学识过人,想来应是在三亚安享晚年的时光,如何还保持着不断学习、练习书法,与年轻的新思想不断交流的习惯?

1月的海南天气炙热不消,我们一行14人来到杨先生家楼下。此行前,我们早已在心里不断复盘一年来的收获、成长,对未来的种种思考与规划,对这样稚嫩的思想能否得到杨先生认可感到些许惴惴不安。交谈前,杨先生执意下楼与我们合照,年过期颐的杨先生行动并不方便,楼道狭窄更不易出行,但先生着装正式、满面慈爱,在正午刚过的日头下将自己给每位同学写的“福”字一一赠送,又展开“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的雄伟隶书,泰山的磅礴雄姿好似就浓缩在约一个人高的宣纸上。随后,我们进入杨辛先生家中与先生交谈,先生一生耕耘、不辞辛劳,而家却是十分狭小,14人坐在其中已是拥挤不堪、闷热难耐,于是更感慨于先生一生至纯至简。我与杨辛先生交流时,聊到自己一年多半初入史学门的视野如何得到开拓,跟随北大教授们的学习心智如何逐渐开化,我向先生说起先生概括泰山品德时用的“生和德乐”4字,讲到杨先生一生十分推崇的“生命力”是怎样在第一次参观之后便深深震撼着我,也在很多个因为学业压力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而焦虑迷茫企图将疲惫的自己塞进避世的缝隙而寻求妥协的时候,指引着我去拥抱和珍视20岁左右的年纪被上天眷顾的生命力和勇气。

令我最为感动,也是如今想来还是会鼻头一酸的画面,是3个小时的交谈里,杨辛先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跟你聊天,我很受教”。初听时一怔,肚子里沉淀的知识还如此微薄,也未曾目睹或见识过多少社会变迁的我们,三两句对未来美好的幻想和期许,怎么做得到使杨先生“受教”?3小时内我反反复复听到这句话,又不断琢磨其中的意味,想来唯一的解释还是“生命力”罢,难怪带队的老师们都说杨先生爱与青年学生交谈,大概杨先生确爱蓬勃的、未曾消减的、不惧怕不畏缩的生命力,这是在与杨先生交谈前我自己都尚未真正感触与热爱的生命力,杨先生看到了,还教会我们去保存。谦卑若此,难怪人人都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今才算是真正读懂高山流水般的学者风范。一时间,当初忐忑于杨先生会对自己浅薄的看法而不屑一顾的想法想来实在浅陋,仰慕先生风范之路依旧漫长。

思绪杂乱,过去半年中种种与先生的交际画面缠绕脑中,倒是不知道该如何描摹这些令我震撼而受教的瞬间,只是总在一帧帧瞬间里捕捉到先生爽朗的笑声和昂扬的精神,先生总是笑着的,我想即便是最后的时间中,先生也是昂扬的,不是垂垂老矣的暮气,而是带着生命力离去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22级本科生,2022—2023学年北京大学杨辛荷花品德奖获奖者

今年寒假我作为实践团成员,在海南初见杨辛先生,先生亲自在保亭的家中接待我们。还记得先生坐在客厅一头的书桌前,与我们依次交谈,当知道我是哲学系的同学时,先生激动地握住我的手,重复了好几遍,顿感先生的关切之情。先生还特地在楼下的小花园与我们合了影,戴着北京大学的红色围巾,先生的精神格外矍铄。作为荷风学社的一员,感念先生已久,初见先生之情还在眼前,谁念天不遂人,先生今已远行。我对先生的记忆,也就永远定格:在年关将至的南国,我们簇拥着先生驻留在日光之中,仿佛先生从未老去。

——北京大学哲学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2018—2019学年北京大学杨辛荷花品德奖获奖者

2024年1月19日,我随荷风学社实践团前往海南保亭,拜访杨辛先生。原以为这只是今后不断拜谒、请教先生的开始,何曾想到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先生身影却已渐行渐远。想到先生荷香气韵、泰山风骨,念及先生心系学生、无私大爱,不由得唏嘘不已,悲从中来。临行前先生劝导我们寻找“真善美”,谈到“青年人最需要认可,一次肯定便可以帮助青年人找准方向”,这些嘱托与期许在悲痛中更为厚重,更具力量感,也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

犹记先生曾以泰山为喻,春风满面,向学生传授哲理。“生和德乐”四字箴言,既是泰山品性,也即先生真性。生养万物而不念功,和育生灵而不求同,德抚人心而不慕赞,乐在此间而不羡荣,言传身教之中,学者哲思与长者关怀正如荷香般传至人心。古人有道“托体同山阿”,先生之精魄,早已随着“生和德乐”之道,融入泰山之中。见山见人见德性,思水思源思恩情,山高水长,先生千古!

陆祉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1级本科生,2021—2022 学年北京大学杨辛荷花品德奖获奖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