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 信息来源: 校团委
编辑:晏如 | 责编:安宁高大应,中共党员,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公职律师。2008年7月留校在燕园街道办事处工作。先后负责居民民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劳动监察办公室、城管监察办公室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燕园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主要分管经营管理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工作。其间,曾借调到国务院港澳办法律司工作,因专业能力突出、作风踏实,获得借调单位的较高认可。
高大应
敬业: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到精益求精
敬业首在担责。2008年的街道机关共20余人,但3年内即有9位同事退休,“努力多承担一点、快点把工作挑起来”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一个人承担多个科室的工作成为高大应最初5年里工作的常态,住房保障、社区居委会管理、残疾人联合会、群众体育、武装部、综合办公室行政、党务等都曾是他长期负责的工作。当时,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接力棒从老同志手中接好、拿稳,继续向前走。
敬业亦是爱业、勤业、精业的岗位追求。在残联工作中,他完成辖区200多名残疾人的二代证更换工作,奠定了残疾人工作的信息化基础;创造性为在校残疾学生申请北京市优待政策,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蔚秀园老旧小区改造中,协助主管领导完成90余处历史违建拆除,并实现街道辖区连续3年无新生违建;在劳动监察工作中,妥善处理20余起讨薪事件,追讨欠薪近200万元。
蔚秀园小区楼房外立面改造前后
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培训
专业: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
在高大应的工作经历中,既有拆违、治理群租等“对事”的工作,也有居委会管理、协管员管理等“对人”的工作,但无一例外都留下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印记。一些制度的创制,如《住房保障工作手册暨廉政风险防范手册》《社区居委会干部考核规定》等,开创了辖区内该领域工作的先河;而一些制度的及时修订,如社区服务中心经营管理规定、下属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等,则避免了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
与城管执法队联合检查商户环境秩序
主持制定的部分工作制度
在本职工作之外,高大应也是单位有关涉法涉诉事项的承担者。既有一审、二审以及再审的诉讼事项,也有行政复议事项、信息公开事项。辨法、析理、融情,因为在工作中坚持法、理、情的统一,以上事项最终都得到妥善的处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法律风险。
2015年,经过遴选和组织推荐,高大应借调到港澳办法律司工作。工作中,他坚持全面准确理解与贯彻“一国两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落实中央全面管制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先后协助处理澳门特别行政区水域和陆地界线划定工作、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一地两检”安排等重要事项,多项研究建议被采纳。
担当:知重负重、攻坚克难
在保障房审核中明悟初心。入职的第一项工作,让他明悟:师生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关切,要把师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2008年,燕园街道作为全市4家试点单位之一,承担着全校教职工的“两限房”申请审核任务。为了高效完成审核报送,高大应他按照登记表逐一拨打数百位老师的电话,通报有关事项,答疑解惑。最终,燕园街道共完成500多份申请材料的初审,其中80%为教职工,有270多位教职工购房。此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教职工的住房困难,也为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服务学校发展提供了借鉴。
限价商品房选房现场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初心。新冠疫情期间,他承担了全校密接次密接人员处置及转运、阳性病例转运、街道8小时指挥部日常协调等工作。与区卫健委有效衔接,24小时在线值守,确保密接次密接人员按时落位、转运、解除管控。积极协调对接转运、隔离资源,坚持24小时到现场对接阳性病例转运,确保所有处置工作平稳有序,未发生任何舆情风险。担任街道8小时专班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梳理专班工作机制,完成紧急转运、临时封控、夜间上门核酸采样及送检等事项。
阳性人员转运
街道8小时工作专班获“求实奖教金—最美服务团队”称号
思考:让源头活水化作一渠清泉
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高大应热爱理论研究,尤其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工作之余,他围绕老旧小区停车管理、大学章程、党内法规、收容教育制度、参与式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治保障、行政执法、接诉即办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参与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座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专家咨询等。先后参与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3项、北京市课题3项,执笔海淀区课题1项,参与翻译、撰写专著2部,发表理论文章4篇。实践基础上的深入思考让他对于工作有了更深的体悟,源于实践的这渠清泉也将持续浇灌着他所耕耘的这片沃土。
热爱与坚持,是青春的热烈注脚。18年燕园的学习、工作,让高大应深深爱上了这个园子。能够在这里的任何岗位,为这个园子添块砖、加片瓦,都是人生一件幸事。基层的工作经历,更让他明白,责任高于热爱。高大应将继续立足岗位,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努力托举燕园师生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梦”。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