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加强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方面的应用

党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物文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指明了具体路径。

中国现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世界遗产;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近年来文物文博行业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许多重要文化遗产逐渐消亡或失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有些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手段亟需加强。二、疫情以来线下博物馆大部分关闭,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服务受到限制,这为文物数字化创新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促进《意见》落地实施,提出两点建议。

加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意见》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我国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广泛,目前,很多地方监测管理工作还单纯靠人力,而且人力有限,使得二氧化碳、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变化无法得到全面监测。因此,建议加强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运用新兴信息采集手段,如运用航空立体测图技术、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重建技术等,实现文化遗产的动态数据采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动态分析比对弥补人工监测不足;通过虚拟交互手段实现文物修复的虚实融合,为高难度文物修复提供一条新的落地模式。最终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通导和观测网络搭建,构建文化遗产监管一张图,让主管政府部门能够动态掌握文物的现状和变化。

大力推进“区块链+”在文物文博领域的深度运用。《意见》指出“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牵引,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各项工作保障水平”“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由于国内不同文博机构的数字化规模、技术标准和进展程度等差异很大,要保障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的建设,很需要区块链这样的通用技术支持文博领域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尤其,我国“区块链+”在文物文博领域已经有良好的基础,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比较完备,我国区块链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已经相对其他国家更完善,算法自主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区块链在文物文博领域创新实践已经形成行业规模,比如国内的数字藏品已经成为激活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通过这种新兴的文化产品形式及互联网触达能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熟悉并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张颐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专题链接:聚焦两会2022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