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白杨 |4月29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博物馆举行。10位在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航天科学等各科研领域中表现卓越的科研女性获此殊荣,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为获奖者之一。
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担任主任,39位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的评审,10位女科学家获奖者从116个单位提名的224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比率高达22:1。
这10位最终获奖的青年女科学家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免疫功能检测分析平台主任、马瑜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牛书丽研究员,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小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杨慧教授,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晓丹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口腔学教研室主任陈莉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维莅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袁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魏诗卉。
十大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合影
此外,5位年轻的博士和博士后入选2018年度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吉林大学在站博士后王丽丽、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白蕊、郑州大学在站博士后杨琳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站博士后姚菊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站博士后梁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年。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作为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科技奖项,“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自2004 年设立以来始终响应并贯彻国家号召,在四方合作单位的齐心推动下不断致力于发现、举荐、表彰并资助优秀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助力全国3600万女性科研工作者释放澎湃力量,汇成创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设立于2015年,是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定位和宗旨,就是发现和培养处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从事基础科学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科技工作者。目前已开展了4届,共有19位女性博士或博士后获此计划支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