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部
编辑:山石 | 责编:安宁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新时代青年,北大学子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同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实践中,奋勇争先、不怕吃苦、志存高远、挺膺担当,用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2021—2022学年,共有654名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124名学生获评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他们在学术科创领域深耕探索,展现青年风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用爱与智慧,谱写青年赞歌;党团班建设中,他们知行合一厚植青年使命;基层调研实践中,他们脚踏实地彰显青年担当;他们立大志、养品行、学本领、强体魄,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他们赓续红色血脉,激昂青年意气;迈进时代新程,谱写奋斗华章。
新闻网全新推出“青年榜样”专栏,从北京大学奖励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优秀代表,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专栏中进行宣传报道,借此共同走进青年榜样的有为世界,学习青年榜样的人生态度,感受青年榜样的鸿鹄之志,汲取青年榜样的奋斗之力。
以家国情怀培根铸魂,以潜心学问启智润心。刘杰勇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2019级博士生,曾任法学院2019级博士生团支部书记、北京大学团委博士生讲师团讲师等职。博士期间,他在《商业研究》《财经法学》《河北法学》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两项,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国商业法研究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励和荣誉,在学术之路上攻坚克难,笃行不怠。
刘杰勇的毕业留影
刘杰勇致力于脚踏实地,做好学问。“做学问切忌心浮气躁,要脚踏实地,以后你每天至少要看一篇法学文献。”这是刘杰勇第一次去导师办公室时得到的谆谆教诲,此后,每天沉下心来吃透一篇法学权威期刊的文献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小坚持。从不想看到看不懂,再到看不够,变化的是看文献的状态,不变的是做学问的决心。得益于长年累月的文献积累,他的法学综合素质越发扎实,论文写作能力日渐突出,累计在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捐赠人建议基金:美国经验与中国镜鉴》一文系统论证了捐赠人建议基金具有税费优惠大、尊重捐赠人意愿、捐赠设计理性等优势,有助于解决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受到慈善组织的广泛关注。他认为,闭门造不了车,做好学问还得多交流。中国商业法研究会2020年年会,第十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民商法硕博论坛等学术交流场合上,他不仅收获了一些奖项,还受到了学界前辈的指导和鼓励。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脚踏实地做好学问,以智慧和力量为法治建设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刘杰勇在硕博论坛上发言
刘杰勇始终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疫情期间,他多次坚定地走向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工作状态投身防疫志愿者工作,负责核酸检测的扫码核验信息、现场秩序维护、环境消杀等志愿服务工作,多次获得防疫志愿者表彰证书。他还先后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充分彰显作为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学院团支部书记,他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完成推优入党、青年大学习等基础团务工作,团结带领同学们定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建党百年”等专题教育和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北京大学团委博士生讲师团的一员,他认真筹备宣讲课程,磨砺宣讲技巧与礼仪,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为宣讲主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精神、核心要义等三方面展开系统解读,为多个集体开展宣讲活动,跟大家一起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其重大意义。
刘杰勇参与防疫志愿服务
刘杰勇重视强身健体,突破自我。“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是蔡元培老校长提出的育人理念,也是所有北大人的精神信条之一。作为一名北大人,刘杰勇具有良好的运动天赋,不仅获得过市级乒乓球锦标赛冠军,还多次在校级长跑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此外,他在棋牌类体育运动项目中也获得过不错的成绩,如市级象棋竞赛二等奖、五子棋竞赛三等奖等。读博期间,他坚持每个月跑一次半程马拉松,并先后活跃于北京大学射箭协会、杨式太极拳协会和网球协会等社团,既强健体魄、结交新朋,又能释放科研压力。觉醒的年代需要体育;发展的年代,离不开体育。刘杰勇立志成为“体魄强健、身心和谐,为祖国健康工作60年的北大人”。
刘杰勇参加五四青春长跑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博士毕业的刘杰勇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继续脚踏实地做好学问,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强身健体突破自我,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专题链接:青年榜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