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博士生论坛举行

2023年6月23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博士生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方式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教授、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主任孙巍分别致辞。与会者围绕“双碳”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学习与交流。

e044684fb05126f886a834d24326b0e.jpg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包茂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程相占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柯坚教授、慕尼黑工业大学社会科学与技术学院米兰达·施罗尔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慧明教授、柏林应用科学大学政治系克劳斯·托马斯伯格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宋国君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依次分别作了专题讲座。

包茂红介绍了环境史的学科概念、理论内涵与学术分期,分析了“双碳”绿色转型的环境史意涵,并重点阐释了与人类世相关的学术问题。程相占论述了针对生态环境的审美活动及其美学价值,并通过介绍中国学者参与国际生态美学话语建构的过程,阐发了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柯坚围绕环境法学视角下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展开了讲解,解读了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化行动模式,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语境下环境立法的发展变化脉络。米兰达·施罗尔斯从能源政治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国际变局时代欧洲政治变化与能源供应安全之间的关系,着重阐释了欧盟“绿色新政”的政策效应与现实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各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规划、政策建构与战略目标。张云飞基于生态文明史的宏观视野,分析了环境史与文明史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全球性尺度展开生态文明史大纲基本框架,从前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后工业文明时代三个时间范畴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具体模式与形态。卢风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通过聚焦阿伦·盖尔的思辨自然主义思想,评析了盖尔对西方工业文明与分析哲学的反思,并据此探讨了超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李慧明对“双碳”目标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气候治理进行了阐释,对“双碳”目标的国内部署与战略定位进行了讲解,分析了世界各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政策框架与治理逻辑,并在一种比较视野下分析了“双碳”目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意涵与全球意义。克劳斯·托马斯伯格聚焦欧洲社会生态转型这一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释了气候危机时代欧盟绿色转型的政策架构与实践,介绍了绿色增长模式与“去增长”模式之间的理论张力,并认为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激进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宋国君分析了“双碳”战略下的中国空气质量政策框架,探讨了空气污染控制的政策模式及其对“双碳”目标的影响。李双成聚焦“双碳”目标的科学基础,认为从激发系统内力、请大自然助力、技术创新驱动三大路径出发,将推动从碳中和向气候中和的发展转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年论坛环节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聪聪副教授和陈艺文博士主持,来自南京大学的叶锦华、北京大学的王钰涵、清华大学的杨文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张二进和北京大学的赵睿夫作为学员代表依次进行了发言分享。郇庆治对青年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并围绕学术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在闭幕式环节,郇庆治对本届博士生论坛进行总结,向博士生论坛的所有发言人、主持人、评论人、论坛学员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并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所提供的重要支持表达了谢意。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