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4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带领学生在陕西省歧山县周公庙附近发现先周时期的刻辞甲骨两片。正是这两片甲骨的发现使“新中国成立后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有了真正的起点,随后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才得以面世。 目前,徐天进教授担任周公庙考古队的副队长,他一方面在周公庙考古现场参与指挥发掘整理工作,一方面正在新的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推进关于先周都邑——歧邑的研究。 徐天进教...
论毛、郑《诗》学“正变”说之合理性 ——兼谈西周中叶文化空间的变化与诗歌功能的转变 李春青 内容提要:诗歌在西周初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西周中期,诗歌原来赖以存在的并发挥功能的文化空间发生了重要变化,于是诗歌原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渐渐弱化,而各种新的功能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正变”之说原是汉儒从诗歌功能历史演变的角度对《诗经》作品进行的分类,清代...
眉县发掘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究竟价值几何?中国社科院和北京大学以及省内考古泰斗们昨天给予了高度评价,断定这批西周青铜器夺得了国内多个第一,这是记者昨天晚上7点多采访参加此次会议的张天恩博士得到的消息。 张天恩说,这些青铜器的两篇长铭文,确定了青铜器本身的年代,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科院学者、考古界泰斗李学勤及北大著名学者李伯谦从这些记载...
年代:西周 通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 清道光年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体量最大的盘 虢季子白盘,铸于公元前816年,因作器者为虢季子(名白)而得名。它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以铭文字数而言,虢季子白盘字数稍逊(111字),但就制作之精良与体量之大,则以此盘为最。 《诗经》应证 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
40年的寻找 花费近亿元 2004年2月以来,刻有文字的700多片卜甲与卜骨,大量筒瓦、板瓦、空心砖以及多处大型夯土城墙在周公庙附近方圆20多平方公里地方被发现,这些西周王陵遗址残迹让周原考古队的成员隐约地相信,他们很有可能不经意触及到了真正西周王朝的“碎片”。 考古的传奇和激动人心在于它永远看似偶然。6月5日,在田野工作的人群中,一名考古队技工惊呼了一声“墓!”他把探铲插...
牧野之战 商朝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武王姬发率军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进攻商军,灭亡商朝的战略决战。 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荒淫暴虐,致使众叛亲离,政权摇摇欲坠。地处渭水、泾水流域(今陕西境)的姬姓周族国家迅速崛起,拥有一支车、步兵数万人的精锐军队。周文王继位后,鉴于商周矛盾加深,励精图治,发展实力,力图摆脱商朝控制。他以具有雄才大略的姜尚为军师,任用一...
[ 作者:徐超峰律师 发表时间:2003-11-19 ] 西周法制与封建法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完全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西周法制与封建法制有着本质区别。 但是西周法制与封建法制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形成这种联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历史时期的法所具有的继承性,也是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条件、文化底蕴。 西周法律指导思想对封建法制的影响。 1, 首先...
陕西省文物考古所长安考古队配合西安-柞水高速公路建设时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一处数量达200座的西周墓地,目前已发掘100余座,出土重要文物200余件。专家认为,这对寻找西周时期的“杜”国以及西周王陵提供了新线索。据主持发掘工作的陕西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这处西周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南约5公里的少陵原上。西安-柞水高速公路占地面积宽约40米,横穿此原。在原上长200...
大克鼎 是西周晚期的饪食器,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 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
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828~782B.C.)的一件重器,是金文的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树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素朴典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