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戏剧专题】每个人,都可以是“剧星”

【编者按】自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和《茶花女》至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而在这之中,北京大学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国剧运动”的奠基人赵太侔、戏剧教育家和话剧导演陈治策、善著“妙文”的剧作家杨晦到文理兼修的“喜剧之王”丁西林、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熊佛西、敢与鲁迅“论战” 的魏建功,再到中国人艺第二任院长刘锦云、北京人艺导演英达等人,北京大学为中国话剧界贡献了许许多多的人才。

话剧是北大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大良好声誉的重要源泉之一。北大以多种方式续写着以往的话剧之梦。从话剧教育、北大剧社、剧星风采大赛、中文系原创话剧以及英文戏剧研习社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北大校园话剧正以自己的方式,蓬勃发展。还有那么一些人,因“剧”结缘,为了演好一场戏或者搭造一个最好的舞台,而共同坚持、守候和奋斗,演绎自己心底的传奇。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话剧梦,但是需要一个东西把它唤醒。2009年剧星大赛的评委文武老师说“任何一个登上过舞台的人,他的人生会由此与众不同”,因为喜爱,所以付出,即使不是耀眼的明星又何妨?

每个人,都可以是“剧星”

                                  ----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侧记

2009年,《你好中关村》;

2008年,《智能剧场》;

2007年,《作家之死》;

……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份份由此而被牵引出的震撼回忆,都共同指向了一个名字——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这个每年都诞生出几部经典大戏的学生戏剧舞台,到今年已经走过7个年头。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巨星,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剧星。”这一句读后令人心头为之一动的的话语与一群喜怒哀乐憨态可掬的小星星们一起被印在今年剧星的宣传单上,散发到北大学生的手中。作为每年冬日里北大燃起的一盆熊熊的火焰,剧星已经在北大师生心中默默地播下来一颗种子。尽管每年剧星的口号都不尽相同,但它始终不变的宗旨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剧星舞台上耀眼的星星。

“参加剧星、对戏剧着迷,应该是因为我们喜欢尝试不同的生活。”剧星演员、09中文系的李瑞同学略经思索,慢慢回忆起了自己参加剧星风采大赛时的场景。李瑞在初中便已对话剧十分感兴趣,在紧张的高三岁月里还自己撰写了一份剧本,这一原创后来成为那年北大新生文艺汇演上她自导自演的“话剧处女座”的母本,而那次演出也使她得到了中文系剧社的青睐。

在去年的比赛中,李瑞在冠军剧目《你好中关村》中扮演了一个“制服诱惑”的城管形象。谈起这个角色,她至今还会笑出声来,“每个演员他在演戏的时候都是演的都是另一个自己,我们在不断发觉自己人生中的其他方面.” ,她引用中文系“戏剧大牛”李阳师兄的话这样说道。

09级中文系的赵雅娇在采访中也多次强调了这点:“我的角色跟现实中的反差太大了!”她说着,满脸灿烂的笑容中流露着兴奋之情。同样参加《你好中关村》演出的赵雅娇在剧中饰演一个泼辣的秘书,这让初次接触戏剧的她很是头痛。“一开始的时候演不好,师兄师姐严厉批评我,那一段时间我睡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台词。”终于,经过无数次的磨练与对内在自我的释放,雅娇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颇具张力的角色。

“开演的时候我都不愿意让同学们去看,太毁形象了!”赵雅娇笑呵呵地说。不过她又说,想要演得好就得“自毁形象”,而演不好自己就会不甘心。经过这样地几次磨练,赵雅娇越来越能很好地进入角色,用李瑞的话说,“她是我们剧社戏路最广的人,上至八十一岁,下至二十岁都能演!”

而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对剧星最独特的体悟除了亲身参与了舞台上的角色扮演之外,在采访中最常为她们所提及的莫过于排练过程中的辛酸与温暖。

“累并快乐着。”李瑞则用一句话概括那段回忆。“一开始我们不懂得找排练场地,就在理教下面的空地上练。那时候很冷,而我们又有很多跪着、趴着、躺着的动作。一些需要‘噗通’一声跪下的动作我们就一遍一遍地练;练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一回宿舍发现膝盖全都青了。”排练时的集体温暖与愉悦充实无形中凝聚成了一种细腻的影响,甚至已经融入了她们的生活。“我们会把日子分成有排练的日子和没排练的日子,没排练的时候就会想念有排练的日子。”

对于“参加剧星大赛最大的收益是什么”着同一个问题,她们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感情。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她们更看重的是跟同学在一起的感觉,那种温暖的氛围。李瑞告诉记者,“我们有很多同学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上台,但是他们还是帮我们打灯光、帮我们忙前忙后,这些都是因为感情。同时,主办方校学生会文化部也是一个很有爱很欢乐的组织,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

说到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就不能不提及它的主办方——校学生会文化部。这个以温暖、有爱著称的团体是剧星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最忠实支持者。“我觉得每届文化部的部内氛围都非常好,这个部门是学生会里很独特的一个部门,感觉有很强的传承性,感觉里面的人员还都带有一种做事的热情,这几年这个部门的风格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所以有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在举办这件事,它(剧星)未来的发展应该还要看以后的学生是怎样的。”06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10级中国语言文学系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荣文汉在采访中道出了文化部对于剧星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在剧星的舞台之上是一群人为了戏剧理想的追求而用肢体、用语言诠释另一个自我;而在剧星的舞台之下同样有一群人怀抱着对戏剧的共同信仰、对剧星的热爱,忙碌而不知疲倦地搭建着这一方宝贵而纯净的乐土。“要说剧星,带给我的感悟,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幕后工作者的感悟,” 前文化部部长、07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天说,“当我们在幕后调试着灯光、音响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台上的剧能充分的演出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而当被问到筹办剧星当中遇到的问题时,他说:“作为部长,我要全面考率文化部的内部联系与外部沟通。记得在我刚当上部长时的第一次例会上说:“你们选择了文化部是即是好的又是不好,好的是因为你们之后可以接触到北大最优秀的话剧团队,不好的是我们的工作将很困难。”

举办任何一个活动都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更不用说是筹划关注度极高的年度剧星风采大赛。文化部现任部长杨春雨在担任部长前曾在外联部工作过,那算是她第一次与社会接触,确乎是碰了很多壁,但同时也学习到了要有耐力和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说,各个阶段都会有一些困难。但大家都是怀着一颗爱剧星的心,努力克服了各种难题。”

凝聚着学生演员和主办方工作人员心血的“剧星风采大赛”呈现在观众眼中的是怎样的形象呢?观众对它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荣文汉曾是第二届北大剧星风采大赛的工作人员,第二届、第三届北大剧星风采大赛演员,但这一次,他以一名普通剧星热心观众的身份谈了谈他眼中的剧星。

“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业。”这是他对这几年来剧星发展的总体评价。但他认为剧星的举办在第二届时达到了“巅峰”,随后的几年关注度有些下降。“我也想不通为什么第二届观众会那么热情,当年有一场因为请了很多嘉宾,多功能厅里人比较满,有60多位持票观众在讲堂门口进不来。从这个侧面也可以说明观众有多热情。”

在接下来与记者关于近年来观众关注度下降原因的讨论中,荣文汉同学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有剧目的问题,而我觉得参赛剧目水平下滑,也跟这些年社会发展有关。这几年社会发展很快,网络的发展,使大众品位下降,整个娱乐界在变庸俗,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另一方面,学生越来越“现实”、社会越来越功利与浮躁也是造成演技不成熟的因素。“现在的学生背负更多压力,他们可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对未来生活真正有所帮助的事情上,所以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排练啊提高演技啊这样的事情上。学校里也为大家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的吸引力是非常高的。现在都有很强的职业规划意识,会把精力投在为未来有帮助的地方,这种纯理想纯娱乐的活动可能花费精力不那么多。”他理性地说。

尽管剧星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剧星风采大赛对北大话剧的发展以及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在学生范围内推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荣文汉介绍说,北大与戏剧相关的社团有不少,但大多比较专业,有一定准入制度,有比较高的门槛。而剧星没有什么报名门槛,且从初赛开始规模和影响就很大,是北大其他跟话剧有关的组织无法比拟的。

“报名就可以在北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吸引了很多热爱戏剧但对加入剧社有顾虑的人,大家需要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接近这种艺术。其实校园里爱好戏剧的人不少,每每有剧团来演出关注度都很高。剧星为一些爱好戏剧的人丛戏剧关注者转换到真正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唤起了大家的热情。”

从关注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是剧星给于每一位热爱戏剧的北大学子的许诺与约定。让我们一起哭泣一起欢喜、一起怒斥一起沉思,因为在这方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最闪亮的剧星!

 

 

编辑:李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