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戏剧专题】老教授孙庆升谈北大中文系的话剧教育

【编者按】自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和《茶花女》至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而在这之中,北京大学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国剧运动”的奠基人赵太侔、戏剧教育家和话剧导演陈治策、善著“妙文”的剧作家杨晦到文理兼修的“喜剧之王”丁西林、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熊佛西、敢与鲁迅“论战” 的魏建功,再到中国人艺第二任院长刘锦云、北京人艺导演英达等人,北京大学为中国话剧界贡献了许许多多的人才。

话剧是北大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大良好声誉的重要源泉之一。北大以多种方式续写着以往的话剧之梦。从话剧教育、北大剧社、剧星风采大赛、中文系原创话剧以及英文戏剧研习社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北大校园话剧正以自己的方式,蓬勃发展。还有那么一些人,因“剧”结缘,为了演好一场戏或者搭造一个最好的舞台,而共同坚持、守候和奋斗,演绎自己心底的传奇。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话剧梦,但是需要一个东西把它唤醒。2009年剧星大赛的评委文武老师说“任何一个登上过舞台的人,他的人生会由此与众不同”,因为喜爱,所以付出,即使不是耀眼的明星又何妨?

老教授孙庆升谈北大中文系的话剧教育

78岁的他坐在编织椅上,戴一副金边眼镜,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身旁桌子上堆放着一些保存得很好的旧书,在接受采访时,这位白发的老人会一边抱歉一边笑着说“我想不起来了”,一边从那堆书中抽出一本,认真地查找他刚刚想表达的信息。

他就是孙庆升,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从事现代文学和现代戏剧研究,著有《曹禺论》和《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他当年开设的“曹禺研究”和“戏剧思潮史”,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仅有的两门话剧专题课。

从“五四”开始,话剧就是北大文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大良好声誉的源泉之一。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文系,为北大的话剧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对于北大中文系的话剧教育问题,孙庆升老师有着很多话想要说。

北大中文系的话剧教育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是融入在“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等几门课的教学之中的,到了80年代,又添加了孙庆升老师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所开设的两门戏剧专题课。“我开戏剧专题课是为了补缺”,孙老师告诉记者,“当时中文系有很多老师研究小说,现代诗歌也有孙玉石等人在做,而唯独话剧没有专门的课程教授。”说到这,他既有自豪,也有感慨,“我这是独一份啊。”

与其它的话剧课不同的是,北大中文系这两门课程的侧重点都选择了之前几乎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曹禺研究”是从作家论的角度,就作家整体来讲,而之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多针对的是作品本身,比如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论》和田本相的《曹禺剧作论》。至于“戏剧思潮史”,则是第一次以思潮为中心探讨戏剧,填补了《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戏剧运动史》和《中国话剧文学史》这些著作留下的空白。从这个角度看,当时的北大中文系话剧教育,可以说是走在了学界的前沿的。

据孙庆升老师回忆,当年因为“曹禺研究”的课程,他有时一次可以接到五六篇关于曹禺的学年论文,“孔庆东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曹禺呢!”孙老师开心地说。

曹禺研究一直是北大中文系老师偏爱的领域,从孙庆升老师的《曹禺论》到钱理群老师的《大小舞台之间》,再到今天现代文学史课上的重点讲授,曹禺在中文系话剧教育中的地位从未下降过。孙老师告诉记者,他最早接触曹禺是因为看了《北京人》,其中的诗意令他很受震动,“那声调我现在都能想起来”,他赞叹地说。

北大中文系话剧教育除了极为重视曹禺之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分类研究法,那就是将话剧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三大流派来进行剖析。当被问到这三个主义中文系最偏向那一个时,孙庆升老师表示,因为以前总是强调现实主义,所以中文系主要为学生们介绍田汉等人的浪漫主义戏剧和宋春舫等人的表现主义戏剧,并且提供了很多新材料。“当时研究生们看到那些象征派未来派的作品时,都惊奇居然还有这样的剧本”,孙老师有些得意地说。

而想要讲清楚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话剧,就不可能绕过外国话剧作品。“没有梅特林克,哪来的中国象征派?”孙庆升老师介绍,北大中文系当时着重为学生们讲授了王尔德、梅特林克、斯特林堡以及奥尼尔的作品,摒弃了纯理论的授课,而是联系具体的创作,把外国话剧对中国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

在话剧教育上,北大中文系一直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与创新,而这样的付出,也让中文系走出了不少中国话剧界的精英。在这些人中,孙庆升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刘锦云。

刘锦云是新时期对中国话剧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戏剧家,他1963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97年,刘锦云担任人艺院长,作为继曹禺之后的人艺第二任院长,他扛起了郭沫若、老舍、曹禺等大师在戏剧创作领域的大旗,创作了《狗儿爷涅槃》《阮玲玉》《风月无边》等经典剧本。

在刘锦云之后, 又有赵大河和熊原,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两位编剧,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这个很怪的剧名,出自当年在北大85级中文系宿舍走廊里流行的《渡江侦察记》里的一个段子:各位客官楼上请,热乎馒头热乎饼,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而现在,则有魏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北大剧社演员、导演, 主演了2008北京青年戏剧节票房冠军,优戏剧工作室作品《在变老之前远去》。

有人说,戏剧艺术在舞台,不在案头,但是在孙庆升老师看来,戏剧文学与戏剧表演不能够混淆,应该从文学上研究剧本,研究对话艺术。“虽然北大中文系一直以来在话剧教育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与诗歌小说的研究相比,这仍然是弱项。的确,以对话艺术为核心的话剧是很枯燥的,但它如果不受重视,就如同三足之鼎有一足之缺,应当加大戏剧文学教育的分量”,孙老师缓缓地说,“戏剧文学作为基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繁荣戏剧,剧本有水平了,大家才会爱看。”

记得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田本相曾经这样评价过孙庆升老师,“竭尽生命之力,置疾病于不顾,在商品大潮中苦守书斋,笔耕不已,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支撑着生命的律动呵!”

尽管北大中文系的话剧教育仍旧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有着这样的一批老师,以及那些热爱话剧的莘莘学子,我们有理由去相信,中文系的话剧教育会越走越好。

编辑:李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