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戏剧专题】北大中文系学生的原创话剧

【编者按】自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和《茶花女》至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而在这之中,北京大学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国剧运动”的奠基人赵太侔、戏剧教育家和话剧导演陈治策、善著“妙文”的剧作家杨晦到文理兼修的“喜剧之王”丁西林、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熊佛西、敢与鲁迅“论战” 的魏建功,再到中国人艺第二任院长刘锦云、北京人艺导演英达等人,北京大学为中国话剧界贡献了许许多多的人才。

话剧是北大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大良好声誉的重要源泉之一。北大以多种方式续写着以往的话剧之梦。从话剧教育、北大剧社、剧星风采大赛、中文系原创话剧以及英文戏剧研习社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北大校园话剧正以自己的方式,蓬勃发展。还有那么一些人,因“剧”结缘,为了演好一场戏或者搭造一个最好的舞台,而共同坚持、守候和奋斗,演绎自己心底的传奇。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话剧梦,但是需要一个东西把它唤醒。2009年剧星大赛的评委文武老师说“任何一个登上过舞台的人,他的人生会由此与众不同”,因为喜爱,所以付出,即使不是耀眼的明星又何妨?

从《作家之死》到《你好,中关村》:北大中文系学生的原创话剧

从2006年的《作家之死》到2009年的《你好,中关村》,北大中文系的原创话剧总是能够在校园内掀起一阵讨论的热潮。而那或机智幽默或深情款款的台词,那极为独特的情节设计,那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都成为了喜爱中文系原创话剧的观众头脑中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说到中文系的原创话剧,《作家之死》是永远不能绕开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一个传奇的开始。而当时扮演“作家”的演员刘怀辉则给了《作家之死》这样一个概括——“草创”。

尽管时间仓促,第一次原创剧的舞台表演略显粗糙,但是《作家之死》的成功还是大大超过了所有主创的预期,它包揽了第二届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冠军、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舞美五项大奖。

“我觉得这个剧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语言靠剧本支撑的。”获得了“最佳编剧”的刘纯当时说:“这个剧本的灵感来自钱钟书先生的小说《灵感》,钱先生讲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作家被自己创作的角色围攻的故事,而我则想通过它讲述自己关于决定与自由的思考。”

在刘纯看来,即便是作家创作的人物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想法,作家没有决定一切的权力。他饰演的阎王这个角色,也在钱先生的基础上做了很多修改,处理成与作家一样的、也以为自己能够决定别人的人物,但最后作家并没有如他所愿地转世做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阎王和作家在这一点上遭受了同样的失败。

刘纯极为热爱相声艺术,所以在《作家之死》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以两人对话的戏中戏的方式呈现的。而令观众着迷的的,除了这种独特的戏剧形式,恐怕就是它那诙谐幽默又不失讽刺的语言了。当演出中阎王对着死去的作家说“你害怕什么,见鬼的是我,又不是你”的时候,全场观众爆发出一阵开心的大笑。据当年看过演出的观众回忆说,“整场几乎笑声都没有断过。”

在《作家之死》之后,中文表演队又陆续推出了《演员之死》和《编剧之死》,都是一样的完全的室内戏,灯光明暗,或黑或白之间,有着浓郁的“刘纯”特色。而到了刘怀辉的《你好,中关村》,中文系的原创话剧则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就是想把大家的眼光收回来,不要老是去关注一些所谓的创造艺术,关注一些没有共鸣的、没有同感的、没有切身感受的东西,就是要去关注现实社会,哪怕只是简单的感同身受也好,让大家有个想法就好。北大中文系不关注现实社会,总觉得缺点什么。”刘怀辉如是说。

《你好,中关村》落点北漂一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剧,同时也是一个相互找寻的剧。刘怀辉告诉记者,温情的剧本很难写,写的不好就变成了酸。在他看来,很多故事都是相似的,要写出不同的东西,就要自己设身处地的想,在中关村北漂,该是多寂寞的一件事。据刘怀辉回忆,一个和他一起在书店做兼职的北漂的同学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哭了出来,“就是找不到方向的那种感觉”。

中文系的原创话剧之所以会取得大家的好评,能够打动人,与它积极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作家之死》受相声影响比较大,那么《你好中关村》则更多取材于电影和孟京辉的话剧。“印象很深的是北影的教授用三节课时间讲红气球,将欧洲导演的一些风格都讲了一遍。还会播放戛纳电影节和一些小电影节上的获奖的小电影,如今年的主题《看电影》等,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和叙述方式讲述的故事,这些关注点其实和话剧都是相通的”。刘怀辉笑着说。

在风格上,《你好中关村》则借鉴了香港鬼才电影导演彭浩翔的手法,让节奏一直往前走,时不时会蹦出几个小高潮。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话剧导演孟京辉善于运用的那种丰富和又唱又跳的形式,在《你好中关村》中也都可以找到影子,如开场时四个人的凳子、人物说话的方式、恋爱戏里把心爱的人绑在凳子上的情节设计等等。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便是北大中文系的教育为他们的原创话剧打下的坚实基础。

毋庸置疑,中文系人有着充分接触话剧艺术的机会。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会提供学习电影、话剧的机会,像《雷雨》《北京人》等经典剧本课上就都会涉及到。还有戴锦华老师广受欢迎的的电影理论批评课程,那些课上所讲的象征、隐喻、内涵以及情节设置等都对话剧剧本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而小说、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法,也都是话剧可以借鉴的,因为文学艺术本就都是相通的。“在这些东西背后,都有一个熏陶的过程,中文系人有自己的感性思维。试想一个整天读唐诗宋词的人,是不会冷血的,反而是敏感而敏锐的,对细节的挖掘也比较好。”刘怀辉这样说道。

北大中文系的话剧传统源远流长,而现在以坚持原创为特色的中文系话剧,正在努力地探索着新的可能性。百年中文培育下的原创话剧,正以一种新鲜而富有朝气的姿态,走在路上。

 

编辑:李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