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旗帜”系列报道之五】遥望丹山桐花路,鹏飞万里击长空——记数学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贺鹏

【编者按】他们是北大学生的卓越楷模,是学生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信念坚定、追求远大,在他们心中镌刻着对信仰的执着、对奉献的热情和对进步的追求。他们的经历闪耀着燕园特有的学术才情、蓄积着对民众、对社会、对祖国乃至于对世界的勇敢担当。他们就是在燕园成长起来的北大优秀学生党员,是我们身边的旗帜与榜样。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体学生党员中的广泛开展,大力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于2009年5月联合启动了北京大学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工作部和北大新闻网联合启动了“身边的旗帜”——北京大学优秀学生党员系列报道工作,广泛宣传优秀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有效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示范效应和榜样力量,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砥砺德行、坚定志向、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惟愿:通过汇集和展现这些现实中的成长故事,分享身边榜样鲜活的成长经历、人生抉择和感知体悟,让大家在前行道路上多一份坚定、少一份踟蹰,在面对选择时多一份智慧、少一份迷惑,在逆境之中多一份坚持、少一份退缩,在理想面前多一份执着、少一份旁骛,让每一个北大学生都能在旗帜的引领下坚定前行方向,在面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信而从容。

遥望丹山桐花路,鹏飞万里击长空

——记数学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贺鹏

人物简介:贺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数学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被授予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积极参加志愿者工作,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北京大学优秀志愿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冬日的萧瑟已使燕园难觅百花芳踪,但在桐花开遍的丹山之路,我们见到他坚定地扛着前辈授予的旗帜,毅然地“飞”向前方。他就是数学科学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贺鹏。他也曾是一只被呵护和带领的雏鹰,而今的他已做好了搏击长空的准备。“认认真真把该做的事做好”,他用沉稳的声音告诉我们,他也要做一个优秀的领路人,带领大家一起飞翔。

从追随者到领路人

贺鹏常常细数着那些给予过他帮助的师兄、师姐,说起他们的名字,他的眸子闪动着感激与尊敬的光芒:“我真的很幸运,得到了很多学长的帮助和关心。”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段追随优秀者前行的经历伴随贺鹏走过了一段跌跌撞撞的岁月,也让他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同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初入燕园的贺鹏对大学生活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关心和帮助他成长的师兄师姐,那些真诚的话语和宝贵的经验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贺鹏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迈开了自信的步伐。在那些优秀的领路人身上,贺鹏看到了党员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于后辈的关心与提携、对于侪辈的帮助与团结、对于前辈的尊敬与支持。点点滴滴的感动在贺鹏的心里激起了澎湃的波涛,“我也要成为一名领路人,去帮助和带领更多的人一同成长”。

从一名普通的同学到庄严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贺鹏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坚定的信念,实践着自己心中的诺言。如今,数学科学学院的很多本科生说起贺鹏学长,眼神和话语中都满溢着感激和尊敬。正如曾经带领贺鹏成长的学长们一样,贺鹏在生活和学习上无私地指导和帮助师弟师妹的成长。他积极筹备组织新老生交流活动,帮助新生确立学习目标、适应生活环境;他常常与师弟师妹谈心,耐心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困惑和迷茫,给出中肯而可行的建议。他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带领着那群懵懂的大学新鲜人。

“能够用自己的帮助,让别人少走一些弯路,或者走得更快一点,便是我最大的希望。”朴实的话语、简单的言辞,凝聚的是贺鹏由追随者到领路人的坚持与努力。当他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领路人,他才发现原来“成为领路人”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然而贺鹏从不畏惧这份责任与担当,他说,责任与付出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自觉性,旗帜就在自己的心中。

从完美到更完美

贺鹏笑称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的孜孜不倦造就了他的执着。“认认真真地把该做的事做好”是贺鹏对于自己的要求,却也透露出他毫不懈怠的个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贺鹏是从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学生党建工作的。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贺鹏在最初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阻力。他认真分析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踏踏实实地从最基本的工作学起:发展新党员的程序,主持会议的技巧……在党支部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的过程中,贺鹏也在不断地思考,“怎么样能够让党支部的工作搞得更生动,让大家在参与组织生活的同时有所收获?”

支部建立之初,常常出现一大部分同学缺席的尴尬局面,而即使是到场参与的同学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作为党支部书记,自己认真设计和组织的活动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贺鹏难免有些泄气。失落之余,贺鹏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也积极地寻求老师们的帮助。经过一番设身处地的思考,贺鹏终于明白了支部活动存在的问题——没有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去设计活动内容,而是单纯地站在支部书记的角度完成工作任务。他把自己的想法与支部委员们进行了沟通,并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贺鹏把自己面临的任务归结为“三步走”——出勤率、吸引力和实效性,即:提高支部活动出勤率,改变请假及迟到早退现象频发的现状;创造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改变“完成任务”式的参与心态;挖掘支部工作的实效性,改变参与同学难以获得成长进步的局面。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便是不断实践和尝试的过程。贺鹏请支部成员填写“空闲时间表”,在同学们的时间普遍比较充裕的时段组织活动,并且做到提前一周发布通知,方便支部成员们协调和安排时间。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支部活动的顺利开展,又照顾绝大部分同学的个人安排,得到了支部同学们的普遍认同。

走好了第一步,贺鹏又把目标瞄准了“创造活动的吸引力”。他认识到,只有提升活动的质量,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自主性更为显著,所以同一个支部的同学彼此间都会比较疏远和陌生,但是大家又渴望着集体生活的温暖。于是贺鹏精心策划了凤凰岭秋游活动,准备了一系列游戏和交流活动,让这群年轻人熟知并团结了起来。此后的活动,贺鹏都始终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结合工作的要求,“以人为本”方能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活动的人数有了保障、质量有了提高,贺鹏又向“更完美”发起了挑战——让每一位支部成员都能通过支部活动有所成长、有所收获。这一次,贺鹏把践行党员的责任使命与实现个人成长结合在了一起。2007年6月,他组织支部前往顺义区的太阳村进行调研实践,关心特殊儿童,为他们送去爱心。同时,贺鹏通过协调组织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与团支部、班级展开共建,既为党员同志发挥先进性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也让普通同学感受到了党员的引领和带动、得到了锻炼和进步。

贺鹏的“三步走”犹如一次完美的三级跳,助跑便是他实现个人成长、勇敢战胜困难的执着努力,踏板便是党支部这块面积不大、地位不高但足以助你腾空的阵地。然后,带着冷静的思考和观众的支持,他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带动了支部工作的提升和周围同学的成长。

从热爱到担当

贺鹏是校园中一个活跃的身影。从策划班级出游到组织学院迎新,从带队参加数模竞赛到协调跨年级交流……他主办的活动总能得到大家的欢迎和称赞。贺鹏说,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全情投入,只有真正热爱才会甘心付出。

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他也饱含热情。正是由于心中对数学执着的热爱,让他选择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而与数学为伴的七年学习生涯,更让他对数学有多一份相濡以沫般的眷恋和义无反顾的担当。

2006年开始,贺鹏便承担起学校、北京市、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工作,还曾指导和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贺鹏告诉我们,单凭喜欢可以维持一时的热情,而真正支撑自己完成这些任务的,是肩膀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感,让贺鹏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与丰富的课外生活之间寻找到了支撑点,让他在喧嚣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与步调,在“学习-工作”坐标系中走出了一条双赢的成长路径。

身处数院,浸润在“飞跃重洋”的环境里,作为一名国防生的贺鹏难免也会感到一丝失落。然而,面对着周围同学对于出国的执着追求和热烈讨论,贺鹏没有让自己在失落的情绪中徘徊,而是带着党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未来方向,理性地分析了自己投身军营的选择,把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志向牢牢树立在心间。“作为一名国防生,他对于祖国有着比常人更深厚的感情”,贺鹏的老师这样评价他。在这份选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男儿对国家的热爱,看到了一名优秀党员对责任的担当。

“我是一名国防生”,贺鹏掷地有声地说,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从追随者到领路人,贺鹏用感恩和回馈铺满前进的路;从完美到更完美,贺鹏用思考和行动凝聚着集体的力量;从热爱到担当,贺鹏用使命和责任宣示着他的坚守。就在不远的将来,贺鹏就要奔赴他的战斗岗位,我们相信,同无数优秀的先辈一样,贺鹏这面飘扬的旗帜在北大红的光辉里能够璀璨耀眼,也一定会在松枝绿的锻造中更加傲然挺拔。(文/蒋佩雯、杨倩、那云昊)

 

编辑:云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