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师】王立彦:教书育人,家国情怀

编者按:近日,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推荐活动结果揭晓,经济学院孙祁祥、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柯杨荣获北京市师德榜样荣誉称号,城市与环境学院韩茂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谢昆青、历史学系邓小南、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基础医学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马大龙、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郝卫东、人民医院呼吸科高占成、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敖英芳、附属小学段燕梅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荣誉称号。

新闻网《我爱我师》专题将分享他们坚守讲台、筑梦北大的故事,与读者一起感受他们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师德为先、率先垂范,忠于职责、育人为本,追求真知、勤勉治学的时代风貌。

人物简介:

王立彦,男,1957年2月出生,籍贯山西,中共党员,汉族,研究生学历(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光华管理学院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主任。

王立彦从1985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主任。他激励自己的人生理念是“勤勉、平常心、与世为善、为他人增值”。他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很多专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王立彦

敬业爱岗,勤勉教学,致力科研

在北京大学任教几十年来,王立彦先后在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担任统计学、会计学核心课程教学任务。他目前担任本科生课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学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会计研究方法论”等教学工作。

在专业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中,王立彦专心致志、严肃认真,时刻秉持负责任学者应有的信仰和坚持。他目前担负的重要科研课题包括: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价值补偿标准的环境会计方法研究”;主持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首都援藏:上市公司、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之互动模式”;主持财政部项目“环境成本会计与管理研究”。他积极投身于专业领域的社会服务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审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学术期刊《中国会计评论》主编、《中国管理会计》主编。

拓宽视野,跻身国际

在会计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王立彦一向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北京大学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在会计学国际交流方面,他作为共同主席,在北京大学主办和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他与美国、加拿大华人学者合著Accounting, Auditing in China一书在英国出版,是最早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会计审计领域的专著之一,曾经多次加印。他曾主持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报告领域的主要国际会议“7th Asian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ccounting Conference 2013 July, Japan”。王立彦曾经受邀作2013年度大会主题演讲(Keynote speech: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Generat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or not?)。他还担任美国管理会计协会(IM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中国区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会员。

教书育人,扶持后辈

王立彦认为,在大学里做老师,必须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要为学生搭建起广阔的舞台,支持学生组织的专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尽早进行专业和学术研究。为此,他积极推动的学生组织“北京大学会计俱乐部”非常活跃,办有会刊《北大会计地平线》。“为了我们对事业的敬重和对会计的共同爱好,今天,我们来缔造这样一个空间”,这是北京大学会计俱乐部的成立宣言。为了促进中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培养并向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与美籍华人关德铨先生合作在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设立“企业价值研究基金”,支持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有益成果。

工作中的王立彦

经常有同学说,“跟王老师一起参加专业活动很幸福,遇到困难他比你还着急”。在文革年代当过知青、当过机车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才获得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王立彦,深知求学不易。他认为,在做人的基本方面,一个人受父母亲的影响最大;人生的丰富,则受老师的影响最深。学生在学业、生活中遇到问题,王立彦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带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他会切实考虑让学生真正有所收益,学有所得,而不仅仅是帮助老师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立彦始终坚持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远赴新疆西藏,服务社会

王立彦担任光华管理学院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心主任一职,对投身社会公益充满热忱。在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他愿意抓住一切机会将自身所学运用于公益。

2011年以来他参加北京大学支教西藏大学,9次进藏。2013年联合北大出版社在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图书馆设立“北大光华学者书架”;2014年夏季与西藏大学联合举办“经济金融会计学术前沿与西藏经济发展”研讨会;2015年夏季参加西藏大学财经学院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仪式;2016-2017年为“北大光华学者书架”补充第二批、第三批图书;2017年联系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为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图书馆捐赠“立信会计出版社书架”;2017年与西藏大学贡秋扎西教授合作主持编辑《英语-汉语-藏语会计金融词汇对照》,《会计分册》已经进入藏语和英语审校环节,计划先印出“征求意见稿”、举办专题研讨会。

2005-2008年,王立彦在北京大学支教新疆石河子大学工作中,多次赴石河子校区、五家渠校区,担任两门研究生、本科生课程、以及学术专题讲座。

2013-2014年,他促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西藏达孜县为4所小学援建“博雅图书室”,并担任西藏达孜县中心小学名誉校长,2017年继续补充英文图书。

2015-2016年,他促成光华管理学院在甘南州夏河县、玛曲县藏区为4所小学援建“博雅图书室”。

2018年,他促成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川县为禹里小学援建“博雅图书室”,个人为北川民族中学捐赠近万元体育用品,为当地中学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教学支持。

热心公益,不忘初心

2018年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对于地震时的悲恸、重建的艰辛,曾经十多次进北川参加灾后重建的王立彦,再熟悉不过。他不愿意多渲染自己投身公益,只是不愿意忘记生而为人的初心,愿意尽自己一点点所能带来哪怕些许的帮助。

他参加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担任北川重建发展顾问,四川安县方碑村“灾后重建项目独立财务监督人”。

他支持北京大学本科生发起的玉树地震后帮扶教育工作,与同学一起赴玉树、囊谦,为藏区小学送去急需的图书。

他参加北京大学定点扶贫云南省弥渡县工作,前往弥渡县德苴乡实地调研。

他作为发起人,参与组织“吕梁论坛”,将革命老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升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切实的智力支持。

他组织编写光华管理学院社会责任价值报告,推动高校社会责任相关研究,不断致力于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深入结合。

王立彦一直坚持着对自己的要求:“专业能力方面,肯干、多读、多写;为人处世方面,谦逊、平常心、敬业。”

曾获与师德相关荣誉:

(1)201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杰出教育服务奖(2017 Lee Brummet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 For Educators, In Recognition of your Contributions to IMA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June 2017, IMA);(2)2015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荣誉证书;(3)2010年贵州玉树地震灾后支教中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4)2009年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被评为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荣誉村民;(5)2004年“情系贫困地区的优秀专家”,贵州省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授予;(6)2003年首届杨纪琬会计奖励基金“博士生论文指导教师奖”。

专题链接:“四有”好教师 “四个引路人”

 

编辑:山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