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个生日!北大学子从五湖四海赶来为母校庆生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在母校迎来120岁生日之际,北大师生和从海内外赶回来的校友们齐聚燕园,为母校庆生。

邱德拔体育馆校庆现场

2018年5月4日上午10点,随着浑厚的钟声敲响,校庆大会正式开始。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在介绍到场嘉宾时特意提到了全场最年长的校友,已经99岁高龄的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李忠。当李忠从座位上缓缓站起向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致意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李忠向大家致礼

北大校长林建华在随后的致辞中表达了对北大未来建设的思考。林建华说,北大从一开始就以探求民族的未来为己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今天的北大已经聚集了一支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装备精良、在许多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先贤们的渴望追求和期许,很多已经成为今天的现实。”

林建华说,今天北京大学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在新的甲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融入中国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探寻中国大学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

他说,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是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面向未来的行动。林建华还感谢了全校4万多名学生,“你们的青春、独立、敢为和梦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校庆纪念大会现场,北大还向10名学生授予“学生五·四奖章”,这是北大学生的个人最高荣誉,“学生五·四奖章”设立于1997年6月,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共有103位北大学子获得这一荣誉。

颁奖仪式现场

双甲子校庆的氛围在昨天下午就已经非常浓烈。1461名1977级、1978级北大校友重返母校聚会。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北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家建设的栋梁。从美国特意回国为母校庆祝生日的78级计算机系校友廖盈沙告诉记者,这次回到母校他特意去了当年熟悉的学一食堂吃饭,“点了西红柿炒鸡蛋,特别好吃。比我们当年的伙食强多了。”他回忆起当年上学时,学生们都是拿着餐券吃饭,虽然不用挨饿,但是菜的品种很少,“祖国发展非常快,师弟师妹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今天早晨8点,邱德拔体育馆外,等待入场参加校庆纪念大会的师生校友已经排出了近百米的长队。他们手持一份特殊的邀请函——一块京师大学堂的铭牌,铭牌的背后是如今北大最经典的西校门。不少师生校友手持邀请函和广场上树立的北大校徽合影。

校友与校徽合影留念

1952级化学系校友袁刚今年已经85岁高龄,她特意赶到北大参加母校的生日聚会,“我们全家都和北大有深厚的感情,我大儿子是从北大毕业的,我大儿媳现在还在北大教书。”袁刚说,化学系1952级有100多名同学,但现在身体允许能出来的也就10几人了,“我们都回来了,一定要站在母校的土地上再走一走、看一看。”她说。(文/北晚记者 张航)

延伸阅读

一百二十年——万千气象 波澜壮阔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维新变法,明确当年7月3日“诏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革黜科举,代之以现代综合性教育——建立新型大学的理想就这样萌发了。

这一年的12月17日上午,第一任管学大臣孙家鼐乘坐八抬大轿来到京师大学堂——北京景山东街马神庙路北的公主府。公主府外,爆竹阵阵,锣鼓喧天,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由此诞生。

京师大学堂匾额

跨越三个世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北京大学就被赋予了深重的历史使命感。爱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成为北大永恒的精神底色。

北大西门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出任北大首任校长。在短短8个月的校长生涯中,严复将北大教学推向正轨,英国教育学会承认北大学生的学历与成绩,成功接轨现代意义的大学。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1919年,北大学生创办《新潮》《国民》……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9年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大会上,法科学生谢绍敏义愤填膺,当场将中指啮破,裂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字。4日,以北大为主力的各校学生3000多人到天安门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当天,被抓走的32名学生中,北大占20人……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寄语莘莘学子,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考察时,强调要抓住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对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期望。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1916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迎来了一位新校长——蔡元培。他带来的,不仅是焕然一新的校风,不仅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一大批良师益友,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北大传承至今的精神特质——“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当时,蔡元培改革旧制、扶植社团、延聘名师,不但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一批新派人物,对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也予以聘任。当然,他也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范围限定在“与政治无涉”的学术领域。正如当时北大学生所说,蔡先生请刘师培讲六朝文学但决不允许刘提倡帝制,请辜鸿铭讲英国文学但决不允许辜提倡复辟、反对共和。

正因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五四运动因此有了策源之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下了根……

其实,相比其他众多高校,北大的显著特点体现在“无”上:无校歌,无校训,无校旗。“三无”,不代表北大没有文化、没有精神,而这恰恰体现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特质。它体现在北大的一草一物、一人一事上。

比如教师。2007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回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曾遭遇科研的低谷期,但学院领导只支持、“不过问”。正是在这种其他学校少见的“放养”,给了研究者充分的学术自由,也成就了他科研的成功转型。

比如学生。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卖猪肉,并且与校友陈生联合创业,在全国开了1000多家店,真的把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甚至在北大,保安也卓尔不群。甘相伟、张国强等北大保安在燕园文化的浸润下,成功考上大学。甘相伟更将自身经历著书《站着上北大》,成为一时美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和精神,让每一位北大人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有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北大是常为新的”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北大自诞生起,就有着自己的方向。在不同时期,北大会有不同的传统被挖掘、激发出来,但“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勇于突破创新的自信与信念始终如一。

鲁迅在《我观北大》一文中写道,“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1918年,北大校役夜班正式开办。为全校工友办夜校,开创了中国高校之先例;

1919年,北大首先将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以利于因材施教。3年后,全国其他大学陆续开始采用;

1920年,春天开始招收女生入学,开创了我国大学教育男女生同校之先河;

1988年,北大首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拉开了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

1994年,北大在全国率先提出把北大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

1998年,助推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在北大百年校庆之时启动,中国高等教育走进跨步前行的时代;

2014年,北京大学9院系试行“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3年后,该模式推至北京大学所有院系。

2017年底,北大公布《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提出到2035年,北大居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北大将立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

2018年3月,中国高等学府第一次以独资经营、独立管理形式走出国门开办的实体办学机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启幕。  

(文字:北京晚报记者 张航)

原文链接:第120个生日!北大学子从五湖四海赶来为母校庆生

校庆专题网站:

编辑:凌薇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