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论坛举行


2018年4月17日上午,“加强全球治理,实现互利共赢”——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幕。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合主办,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而筹办的一次重大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为期2天,除17日的论坛外,还包括18日举行的“国际组织理论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约20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相聚燕园,以“加强全球治理,实现互利共赢”为主题,共同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如何更好地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支撑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北京大学师资队伍雄厚,人才培养经验丰富,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中央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号召,全面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工作,包括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学科、上线国际组织就业信息网、成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等。他表示,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这一重大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大学将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搭建加强全球治理的平台和窗口,输送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大学应有的贡献。

 
林建华致辞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在致辞中从自己的外交生涯讲起,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历史进程。4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际多边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在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进程中,始终奉行多边主义,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为很多国际热点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期待与会嘉宾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在回顾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实现互利共赢的中国方案。

 
吴海龙致辞



外交部国际司大使张越在致辞中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在参与国际多边合作中所作出的贡献。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断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访华时表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张越致辞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发来视频致辞,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合举办本次论坛表示祝贺。她指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跨越国界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贫困、饥饿、气候变化等威胁,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需要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全球化应该是更加公正的、可持续的全球化。她表示,中国政府不仅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为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让更多人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成果。

 
阿米纳·穆罕默德视频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集体合影,随后进入论坛主旨发言环节。


上午,与会嘉宾就“国际格局演变和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成就、经验及面临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主旨发言,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丹主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认为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在改变着世界格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吴红波作主旨发言



贾庆国作了题为“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重视国际多边合作”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以前多边合作的局外人逐渐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某些领域的引领者,在全球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重视国际多边合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路径、中国的规模以及新时代中国的利益和愿望的需要。新时期中国参与国际合作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身份和利益矛盾性的挑战,认识滞后,及知识、人才和能力的赤字。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一是应该在观念上与时俱进,认识到自己身份和利益的双重性;二是认真学习他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同时,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培养新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三是发挥大学和智库的作用。通过上述应对,积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贾庆国作主旨发言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推动了国际治理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壮大,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为规划全球发展制定了路线图。与此同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区冲突、自然灾害频发,人类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下午,与会嘉宾围绕“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格局和中国的作用”主题进行主旨发言,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范士明主持。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东盟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劳工组织、新开发银行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多家单位的与会嘉宾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改变了自身,又惠及了世界,成为全球治理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多边主义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展望未来,中国将对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推出更多公共产品,把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不断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论坛最后,张丹与贾庆国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对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衷心感谢。

 
张丹作总结发言



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术界对国际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思考”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政策、实践与教学”两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合影




背景介绍:

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中央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号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培养具有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方向,系统实施“引领未来”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战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2015年,国际关系学院设立国内首创的国际公共政策硕士项目(MIPP),开设国际组织概论、国际公共政策实务等20门专业课程。2018年,在国际公共政策的基础上,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推出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与双学位项目(IO&IPP),并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二级学科硕士点。为有力支持该学科的发展,国际关系学院新成立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

校庆专题网站: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