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北大服兵役“第一人”高明: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

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学生穿上军装,迈入军营;每年,也都有一大批大学生退伍兵重返校园,再拾书本……

2005年12月6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这一天,在这个专家云集的学术殿堂,20岁的大三学生高明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大学在校生服兵役的“第一人”。按照征召政策,高明参军两年,退伍后还要回校继续完成学业。但是,当时这一举动还是成为冬日里未名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

光阴荏苒。两年后的今天,还是在英杰交流中心一楼的阳光大厅里,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光荣退伍士兵与即将跨入军营的近百名大学生新兵举行了座谈会。

“许多人曾问我放着好好的学不上,为什么要去当兵?大学生到部队工作能不能有所作为?”身穿绿军装的高明说:“当兵,我认为是一件光荣的事,在座的同学都将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线连队的中坚力量。今天在这里,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你们的班长,我要向你们的无悔选择致以崇高的敬礼!”一声问候、一句嘱托、一个敬礼,台下掌声雷动、群情激昂。

“在当年的欢送会上,我的发言中共用了13个‘责任’这个词。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当一名好兵,还需要平静的心态和持久的毅力,满怀激情地做好每一件事。比如说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值班站岗等等看似平常的小事,我的理解是它的价值无穷大,这些平淡的小事中体现着当代军人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回忆起两年的军旅生涯,高明这样深情地说。

高明的一席肺腑之言,说出了所有退伍大学生的心里话。王璟动情地对记者说:“虽说最初的理想与部队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部队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我找到了人生坐标,让我实现了由一个青年大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可以说,经过部队的锻炼给了我坚强的品质,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曾在某部服过役的中国人民大学退伍大学生王维寿也深有体会。“记得新兵刚下连后,第一天站岗正遇上大雪,我和战友手握钢枪,沿着齐腰深的雪一路相互搀扶着、鼓励着,来到哨所,这一情景我永生难忘。两年的军旅生活刻骨铭心,严格的组织纪律、紧张的生活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是我一生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它将引领自己今后前进的方向。”

昔日的“军中骄子”在返校后过得如何呢?“军人的职业意味着奉献和牺牲,这是我们当兵的人常讲的一句话。我现在也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在复学的路上加速前进。”北京科技大学退伍大学生李志勇如是说。复学后,他坚持每天6点就起床晨读,晚上也要自学到深夜。经过一年的苦读,他除了修完所学课程外,还顺利通过了国家外语等级考试。

退伍老兵质朴的言语感动了所有的与会者。一名即将入伍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安娜对记者说,“从小就向往拥有军旅生活的经历,听了老兵兼学长的体会后,自己对参军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展示大学生的风采。”

唐代诗人祖咏的《望蓟门》中说得好:“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昨日退伍老兵成了今天会场上的明星。同学们将他们围成一团,有问不完的话题。新入伍的北京大学学生王靖楠这样说,“尽管老兵们退伍了,但我仍明显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特有的军人气质,这种气质与大学生身份的完美结合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闪光高大……”

难忘的战友情,火红的军旅梦,让冬日里静谧的北大校园多了几分阳刚与激情。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