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

编者按:近两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联合开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绿色经济模式综合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被挑选为成功的沙漠绿色经济案例,在世界气候大会向全球推介。

巴黎时间12月1日,在世人瞩目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份来自中国的“生态厚礼”被有关机构郑重推荐给世界——北京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有关方面和多家国际组织共同举办成果分享会,发布《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

《报告》聚焦中国库布其“治沙、生态、经济、民生”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案例,展现中国企业积极响应、认真践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庄严承诺,分享中国在生态治理、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经验,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防治荒漠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的能力建设,推动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特别是2030年全球土地零退化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大学介绍了《报告》具体内容。《报告》分析认定,亿利资源集团在改善沙漠生态、发展沙漠产业、消除沙区贫困、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成就卓著,创造了4600多亿元人民币的生态财富,修复绿化沙漠1.27万平方公里(其中库布其治理修复1.1万平方公里,绿化面积6000余平方公里),生态减贫超10万人,为100余万人(次)提供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创新,亿利资源集团形成并输出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库布其沙漠生态财富创造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道路。

《报告》显示,“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创新了“治沙、生态、经济、民生”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商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PPP+’合作机制”;构筑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沙漠生态产业开发即‘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的沙漠生态循环产业体系,实现了“投资有收益,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生态环境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沙漠治理成为继核电和高铁之后,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三张名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与北京大学认为,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内蒙古是中国沙漠治理的先锋,库布其是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的缩影。“库布其模式”体现了高度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数以千亿的生态财富,更重要的是让人类重新认识沙漠和利用沙漠,为世界更多的沙漠变绿洲带来了可能和希望。比如,“库布其模式”成功输出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两年时间让甘草药材在那片渗透着苦咸水的沙漠上长得郁郁葱葱。“库布其模式”也正在积极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化国家和地区。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会上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已凝聚为中国的社会共识,升华为人民的共同信念,并成为社会各界的行动指南。中国亿利创造的沙漠生态财富模式,就是在坚定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伟大绿色发展构想和战略。库布其的实践让全球认识到,沙漠是人类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荒漠化治理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利用好了沙漠,必将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人类生存空间的开拓,也必将让恶劣的生态、贫困和战乱远离人类。

王文彪表示,希望中国库布其的治沙理念、生态经济模式可以影响更多沙漠化地区的人民,走出一条“向沙要绿、向沙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电、变沙为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文彪发言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莫妮卡·巴布、世界银行副行长蕾切尔·凯特、法国信托投资局气候部总裁皮埃尔·迪克雷、气候组织CEO马克·坎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总裁马利克·阿明·阿斯拉姆·汗、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等政界人士、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家近百人出席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真诚分享。

莫妮卡·巴布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今日土地的状况与产出力,应当认识到尽快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并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促进荒漠化土地恢复这两个目标列为重中之重,在此方面,“库布其模式”提供了杰出范例。

 
莫妮卡·巴布发言

解振华指出,《报告》发布旨在通过分享中国环境治理中的成功案例,展示出一个发展中大国主动承担生态责任、举国上下齐心探索的态度与行动,进而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治理提供启示与参考。联合国多家国际机构出席此次会议,足以表明这一议题的重要性,也说明中国的积极行动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肯定。

 
解振华发言

与会专家以数据分析强调了荒漠化治理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意义——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最新研究,每修复5亿公顷的退化农业用地,就能吸收全球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1/3,除此之外,还能为当地增创居民就业岗位、带来经济转型机会,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中国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在此开展沙漠治理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这一成果引发世界强烈关注,先后获得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等奖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

文字来源:国际在线

原文标题: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世界气候大会瞩目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

图片来源:中国外文局 环境气候组 王芳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