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钱乘旦:与新中国共成长

编者按: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大学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两优一先”评选工作。“两优一先”荣誉的获得者不仅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业务骨干,更是以党的事业为己任、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代表。融媒体中心对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的教职工进行了采访,希望他们的先进事迹能够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动实践,以“常为新”的精神永葆蓬勃朝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燕南园作为北大精神的象征地之一,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冰心、朱光潜、翦伯赞、马寅初……许多名扬中外的大学者都曾经是燕南园的主人。轻轻叩开燕南园66号——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大门,在这座西洋式建筑中拾级而上,记者见到了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钱乘旦教授。在他回溯自己的人生与学术经历过程中,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学者、优秀党员的形象便渐渐清晰而丰满了起来。

811f5c88bac743bca29ae6a0c44e1d46.jpg

钱乘旦近照

“史”志不渝,开拓创新

阅读马列著作促使钱乘旦选择了报考历史专业,导师蒋孟引将他领进了历史学研究的大门。“文革”时期,钱乘旦中断了高中学业,到苏北农村插队6年。在农村,“没有什么书读”对他来说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困扰,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能够接触到的所有书籍,其中包括马列著作与《毛泽东选集》。书中有许多关于外国历史事件的注释,“为了能看懂这些书,我就必须要去了解这些注释,这就让我更充分地接触到历史的知识,最终把我引向了世界历史研究方向。”钱乘旦说。

197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开始招收研究生,钱乘旦报考并被录取,开始跟随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英国史研究“第一人”蒋孟引学习。在那个学位制刚刚恢复的年代,钱乘旦与蒋孟引更像是传统工匠中的师徒关系:“比如我一周去一次老师家里,给老师讲我看了什么书,老师给我指点指点,我再作研究之后再去老师家。有时老师会让我写一篇作业给他看,他做评点。”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对钱乘旦用心栽培。1980年中国英国史研究会成立,蒋孟引当选会长。在研究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时,蒋孟引让钱乘旦把一篇作业提交给会议,这是一篇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文章,他因此文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会议。“当时我也不怎么懂,后来才慢慢明白,这是对我的培养”,钱乘旦笑道。

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是钱乘旦学术生涯的一个巨大转折,钱乘旦选择了研究英国改革这一题目并提出“英国的发展道路是改革的道路,英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现代化”这一观点。现在看来,这一观点似乎是常识,但是在当时,这一观点的提出可谓“石破天惊”:“社会对‘改良主义’长期持批判态度,要求歌颂革命,不应肯定改革。研究改革是一件冒险的事,弄不好是要挨批的。”在蒋孟引老师的坚定支持下,钱乘旦还是确定了这个选题,对英国的改革道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最终在中国世界史最权威期刊《世界历史》上以显著位置发表,这是《世界历史》首次发表一位30岁上下年轻学者的论文,在中国学界引发了极大震动,有更多的学者就这一观点进行探讨,人们开始意识到改革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方式,从而为刚刚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的例证。思想上的坚冰渐渐地被打破,国人的观念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解放。

研经铸史,奋楫笃行

现代化和区域与国别研究,不仅是钱乘旦学术方向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据钱乘旦回忆,许多“偶然”导向的“必然”引着钱乘旦在现代化和区域与国别研究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因爱好读书而对世界史感兴趣,因跟随蒋孟引老师而将研究方向定为英国史——英国不仅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更是第一个开展工业革命、完成现代转型的国家。怀抱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钱乘旦非常自然地切入了英国现代化研究领域,在文明互鉴中探索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英帝国史1.png

钱乘旦主编的八卷本《英帝国史》

现代化道路多种多样,但现代化理论最初却是西方学者构建的,他们把西方道路说成是普世道路。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全盘西化”,需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以批判性借鉴与吸收,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对此,钱乘旦做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与陈意新合作)中,钱乘旦提出了以英、美、德为代表的政治现代化“三种模式”。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与杨豫、陈晓律合作)中,钱乘旦又进一步探讨了经济现代化的不同模式。除此之外,钱乘旦还著有《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与刘金源合作),《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主编),《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成果。通过这些研究成果,钱乘旦力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钱乘旦始终走在推进中国世界史学界现代化和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前列,他的思想启迪并鼓舞学者们进一步深耕,做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果实。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逐渐从区域性大国迈向世界性强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大国实力呼唤大国担当,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对域外国家和地区做研究的学问,是了解世界和研究世界的重要学术工具,该学科从建设之初便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在2011年底,教育部启动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工作, 2015年教育部又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从国家层面对高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

2018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周年,也是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节点上,北京大学成立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钱乘旦担任首任院长。“如何扣好学科发展的第一颗扣子?”这是钱乘旦与众多区域与国别研究学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具有较高的门槛,需要进行跨学科交叉,对多学科人才有极高的要求。北京大学在历史学、语言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积淀雄厚,实力强劲,也在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成果,这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外国史、外国语基础以及实地生活经历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燕南园66号的小楼中,钱乘旦与同事们步步为营,谨慎而坚定地探索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发展道路,为设立独立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不懈努力,《研究生教学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正式将区域国别学确定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既是对目前建设成果的肯定,也蕴含着钱乘旦等学者的更高要求和期许。

以史为鉴,经世致用

在钱乘旦看来,历史是一门活的知识,历史学有其独特的使命和担当。一方面,历史知识不可能被穷尽,对历史的了解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史学结论也会做相应的修改,因此,历史永远和每一个世代在不停地对话,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做着不同的解读。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这门学科便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我们试图去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二是司马迁所说的‘以史为鉴’。”在钱乘旦看来,“经世致用”是特别重要的。

“我和其他学者有一点不同,我除了对过去感兴趣,也对现在感兴趣”,钱乘旦说道。这种现实关切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方向上,也体现在他对公共史学的付出上。2003年11月,钱乘旦曾与齐世荣一起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作《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专题讲解;2006年,钱乘旦担任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学术指导,这部纪录片最终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反响。

2023年4月,由钱乘旦主编的《新世界史纲要》正式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世界历史形成”理论为基础,力图打破西方中心的史学观念影响并跳出苏联世界史体系框架,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中国的世界史教材编写、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有了新的标杆。

几十年来,钱乘旦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并将其作为老师的“本分”。从刚开始参加教学工作时候的“大哥哥”身份,到后来的“叔叔伯伯”,再到选课同学口口相传的“最好的‘钱爷爷’”,时间在“变”与“不变”中流转。“我的年龄不断变大,但我的学生们永远年轻,始终是二十岁上下,这份工作太有吸引力了。”在英国史专题的课堂上,他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基本史实与理论方法娓娓道来,让更多同学了解世界史,喜欢世界史。

从1949年出生到如今年逾古稀,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支持下,钱乘旦的身上肩负着许多的“第一”:改革开放后中国世界史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第一位在《世界历史》发表论文的30岁上下的年轻学者、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史博士学位获得者、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关现代化的系统研究著作《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与陈意新合作)……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位学术大家的创新与突破,一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发展微缩历史,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奉献自我的家国情怀。民国时期的战乱使燕南园外筑起围墙,而在国富民丰的和平年代,更多的学者在幽静的燕南园中扎根学术,放眼世界,与国家和民族同频共振,发出时代之强音。

e826d90ab94c4c129ef469a7bc48d59e.jpg

校报记者采访钱乘旦

人物简介:

钱乘旦,男,1949年7月生,江苏常州人,1985年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作博士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召集人,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荣誉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主要研究方向有英国史、世界史、现代化历史比较和西方文化史。著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西方那一块土》《英国通史》等。曾获第一届和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社科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及国家出版奖、吴玉章奖等。

(本文原载于2023年9月15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校报》第1641期第1版)

专题链接:2023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